首页> 中文学位 >重动句及其同义句式语篇变换考察
【6h】

重动句及其同义句式语篇变换考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0 绪论

0.1 重动句研究综述

0.1.1 重动句的语用功能

0.1.2 重动句的语篇特征

0.1.3 重动句及其相关句式

0.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0.2.1.研究目的

0.2.2 研究意义

0.3 研究对象的界定、范围与分类

0.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0.3.2 研究对象的范围

0.3.3 研究对象的分类

0.4 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0.4.1 语料来源

0.4.2 研究方法

第一章 重动句语篇特征考察

1.1 重动句的语篇环境

1.1.1 重动句语篇环境的界定与分类

1.1.2 重动句在不同语境中的分布

1.2 重动句的篇章衔接

1.2.1 重动句与上文的衔接

1.2.2 重动句与下文的衔接

1.3 重动句的篇章功能

1.3.1 重动句的信息功能

1.3.2 重动句的交际功能

1.4 小结

第二章 重动句与“把”字句语篇变换考察

2.1 与“把”字句的紧密程度

2.2 与“把”字句的替换情况

2.2.1 可替换性

2.2.2 不可替换性

2.3 限制替换的语篇因素

2.3.1 参与者角色

2.3.2 话题连贯

2.3.3 语篇视角

2.4 小结

第三章 重动句与“被”字句语篇变换考察

3.1 与“被”字句的紧密程度

3.2 与“被”字句的替换情况

3.2.1 可替换性

3.2.2 不可替换性

3.3 影响替换的语篇因素

3.3.1 话题连贯

3.3.2 语篇视角

3.4 小结

第四章 重动句与话题句语篇变换考察

4.1 与话题句的紧密程度

4.2 与话题句的替换情况

4.2.1 可替换性

4.2.2 不可替换性

4.3 限制替换的语篇因素

4.3.1 话题连贯

4.3.2 话题凸显

4.4 小结

第五章 重动句与主谓宾句语篇变换考察

5.1 与主谓宾句的紧密程度

5.2 与主谓宾句的替换情况

5.2.1 可替换性

5.2.2 不可替换性

4.3 限制替换的语篇因素

5.3.1 主观强调

5.3.2 话题连贯

5.3.3 关注焦点

5.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重动句最易出现在因果、对比、假设等语境中,在与上文衔接时倾向于用VP1延续已知信息,在与下文衔接时倾向于用VP2实现语篇推进。重动句承载着四种传信功能:引入未知信息、延续已知信息、重复隔断信息和提示主题信息。重动句最大的交际功能是真实还原并立体呈现某一事件,在特定语境中也可凸显主观性。
  在“把”字句、“被”字句、话题句、主谓宾句四种相关句式中,重动句的可变换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话题句>主谓宾句>“把”字句>“被”字句。在致使、度量、评述三种重动句小类中,致使义、评述义重动句易替换为“把”字句或“被”字句,评述义、度量义重动句易替换为话题句或主谓宾语句;度量义重动句几乎不可替换为“把”字句和“被”字句,致使义重动句较难替换为话题句或主谓宾句。
  重动句向相关句式的替换都受到特定语篇因素的制约。当施事“主动施为者”角色被淡化或语篇视角集于VP1这一整体事件时,重动句不宜转换为“把”字句;当施事线性延续形成话题链或语篇视角限定为VP1这一行为或事件时,重动句无法替换为“被”字句;当VP1成为段落主题、VP1在对比语境中成为焦点或语篇凸显事件惯常性和行为自动性时,重动句难以转换为话题句;当重动句用在对比、强调语境中以凸显主观情态或以重动句VP1重复同指来衔接上下文时,重动句不宜替换为主谓宾句。
  重动句有区别于相关句式的独特表义与篇章功能。重动句表度量的语义功能几乎无法被“把”字句、“被”字句所取代,而表致使的语义功能无法被话题句、主谓宾句所取代;虽然重动句向各相关句式的替换受到不同语篇因素的影响,但均不易在VP1成为篇章主题,并在话语衔接中起重要作用的语篇中被替换,所以将VP1作为整体事件加以描述并话题化可以视为重动句区别于上述四种句式的独特篇章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