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媒体条件下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研究
【6h】

新媒体条件下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论

一、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高校德育环境及新媒体的影响

(一)高校德育环境概述

1.高校德育环境的涵义与分类

2.高校德育环境的双向互动结构分析

(二)新媒体与高校德育环境

1.新媒体的提出与发展

2.新媒体的主要类型与特点

3.新媒体在高校德育环境中的角色

4.新媒体条件下高校德育环境的新特点

(三)新媒体对高校德育环境的影响

1.新媒体为高校德育环境建设提供了新载体

2.新媒体拓展了道德知识传播的新渠道

3.新媒体营造了全新的高校德育人际环境

4.新媒体创新了高校德育制度管理的新模式

5.新媒体铺就了高校德育合力的“高速路”

二、新媒体条件下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新媒体条件下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新媒体条件下高校德育环境建设是“自媒体”社会的发展要求

2.新媒体条件下高校德育环境建设是大学育人职责的必然要求

3.新媒体条件下高校德育环境建设顺应了隐性德育的发展趋势

4.新媒体条件下高校德育环境建设是“真善美”价值追求的体现

5.新媒体条件下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二)新媒体条件下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1.新媒体为高校德育环境建设提供了新的文化形态

2.新媒体科技为高校德育环境建设提供了高科技支撑

三、新媒体条件下高校德育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德育环境建设思想观念上的滞后

1.固守学校与教师的主体地位

2.忽视了优秀传统与当代先进思想的结合

3.缺乏个性化的设计

(二)高校德育环境建设形式上的单一

1.新媒体的德育功能挖掘不到位

2.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待进一步合作

3.新媒体在德育环境建设中使用效果不佳

(三)高校德育环境建设内容上的局限性

1.高校德育环境内容缺乏整体意识

2.新媒体空间的德育内容有待拓展

3.德育环境内容缺乏对“人”的关怀

(四)高校德育环境建设制度管理上的欠缺

1.新媒体管理机制不健全

2.德育环境建设的评价机制不健全

四、新媒体条件下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的路径分析

(一)以网络媒体建设高校德育环境的路径

1.培育“网络媒体德育人”

2.加强师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3.完善对网络媒体的管理机制

(二)以手机媒体建设高校德育环境的路径

1.挖掘手机媒体的德育功能

2.加强道德自律教育

3.打造手机“德育微平台”

(三)以数字电视媒体建设高校德育环境的路径

1.坚持自然化、人文化、科技化统一的原则设计校园数字电视媒体

2.及时更新内容,确保时效性

3.实行“学生自治”的数字电视媒体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历史和现实皆有力地证明,高校德育环境只有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创新,才能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德性成长。放眼当前社会,新媒体无疑是最耀眼的时代标签之一,它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流行度更是不容小觑,高校德育环境只有顺应这个时代特征,才能立足于今天的社会,才能融入大学生的生活,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
  本文立足新媒体发展的实际和高校德育环境建设之现状,一方面,厘清高校德育环境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阐述高校德育环境建设过程中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结构,主张通过“人创造环境”、“环境影响人”、“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机制,实现对人的德性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对新媒体发展的历史梳理,归纳与分析新媒体的类型与特点,阐明当前新媒体具有的数字化与虚拟化、互动性与参与性、个性与社群性的特征,进而论述新媒体对高校德育环境建设具有建构传播渠道、营造人际环境、创新管理体制、铺就德育合力“高速路”的重要作用。
  论文从新媒体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高校德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新特点等方面阐述新媒体条件下建设高校德育环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针对当前新媒体条件下高校德育环境建设中存在的观念滞后、形式单一、缺乏人文关怀、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通过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媒体等新媒体手段,培育“网络媒体德育人”、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打造手机“德育微平台”、实行“学生自治”管理模式等高校德育环境建设路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