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文图转换中的时间研究——欧洲意识流小说及其电影改编
【6h】

文图转换中的时间研究——欧洲意识流小说及其电影改编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意识流小说的兴起

二、意识流小说文图转换研究现状

第一章 时间:文本、影像中的形式

第一节 文本时间的内倾性

一、时间成为主题

二、展望时间

三、超越时间

第二节 电影体验中的时间分形

一、时间——影像:现在影像的潜在影像

二、时间——影像:现在影像

第二章 文图转换之理据

第一节 转换的问题——可行性

一、时间空间化

二、电影影像中的时间

第二节 转换的基点——互文关系

一、语言具象化

二、图像文学化

第三节 转换的超越——对抗关系

一、语言——想象

二、图像——呈现

三、对抗关系下的审美变革

第三章 文图转换中生成的时间

第一节 文图互文关系中的时间

一、意识流文图之于时间的相似性

二、图中增文——时空并置

三、图外生文——对时间的凝视

第二节 文图对抗关系中的时间

一、意识流文图之于时间的差异性

二、历时性与形象并置的冲突

三、精神的图像——想象中的时间

第四章 读图时代的“时间空间化问题”

第一节 “读图时代”的兴起

第二节 文到图:时间空间化缺失

一、思维方式的变化

二、时间因素的削弱

第三节 图文转换中意识流小说的韵味流失

结论 当意识流小说被改编成电影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意识流小说的深刻内涵、深远影响,促使着人们从多角度来研究意识流小说。意识流小说也迎来了电影改编的热潮。在改编的过程中既要注意保留语言符号的韵味又要发挥图像符号的魅力,即综合二者之长建构一种综合的审美意境。本文以欧洲意识流小说及其改编电影为蓝本,对“时间”要素进行研究,通过小说文本及其改编电影中“时间”表达方式的对比,探究文学时间与影像时间的差异性与互补性。
  意识流小说文本中的时间呈现内倾性。小说家不再沉溺于习惯,切断了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反应的联系,站在生活之后关注那些没有力量左右我们的东西,他们像在生病或旅游时一样思考,在自由中感受事物的美妙之处。
  而在影像体验中,人们运用直觉感知深入影像内部感受非机械的绵延。在这时,影像的运动成为时间的尺度,人们摆脱了日常逻辑及视觉习惯,在时间中感知、进入绵延的流动性。时间具有双向流动性,即在运动的过程中时间将产生分形。一部分时间与运动开展回溯走向过去(现在影像的潜在影像),另一部分则与运动进行展望,携手走向未来(现在影像)。
  电影和小说都是关乎于时间与空间的艺术,没有空间的小说与没有时间的电影都将失去其魅力。在时间与空间的节点上寻求小说与电影的相似性,找到二者之间的互文关系,实现将小说时间转换为隐性的电影时间,实现时间的超越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