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耐盐特性及处理稀土矿山氨氮废水研究
【6h】

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耐盐特性及处理稀土矿山氨氮废水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离子型稀土矿的氨氮废水来源

1.3 脱氮技术研究现状

1.4 短程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工艺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短程硝化工艺的启动及活性恢复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短程硝化耐盐特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e3+对厌氧氨氧化的启动性能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厌氧氨氧化耐盐特性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模拟稀土矿山氨氮废水的实验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 录A 中英文对照表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具有无需外加碳源、运行费用低、效能高等优点,可望成为废水脱氮的升级换代工艺。但在实际工程中,该工艺易受外源性毒物的影响。本文针对离子型稀土矿浸出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氨氮、低C/N”的含盐废水提出采用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进行处理,并研究了稀土矿山氨氮废水中外源性毒物(高盐、稀土元素)对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性能的影响。最后研究了该工艺处理模拟稀土矿山氨氮废水的脱氮特性,以期为该工艺处理实际稀土矿山氨氮废水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结论如下:
  (1)常温下,采用“限制供氧(DO<0.5mg/L)”策略可在35d内成功启动短程硝化,启动后期 NO2--N积累速率可达0.95 kg/(m3·d),NO2--N积累率维持在95%以上;然后,污泥经常温搁置2个月,NO2--N积累速率下降了82.11%;经过14d的恢复,NO2--N积累速率仅为搁置前的51.58%,说明短程硝化污泥不宜用常温搁置的方法保存;此外,曝气时间或曝气强度控制不当,短程硝化易向全程硝化转化,可通过DO的异常上升判断。
  (2)当进水盐度(NaCl计)≤20 g/L时,可促进短程硝化污泥活性的提高;但当盐度为40g/L时,会显著抑制污泥活性,其抑制可逆;此外,盐度的增加,促进胞外聚合物(EPS)的分泌,更易引起多糖(PS)含量的增加;短期实验表明,不同盐度对未驯化的污泥中的氨氧化菌(AOB)及亚硝酸盐氧化菌(NOB)均表现出抑制作用,且随盐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其中,NOB对盐度更加敏感;此外,高盐驯化的污泥转移到低盐环境,其污泥活性降低。
  (3)稀土元素Ce3+的添加延长了厌氧氨氧化的启动时间,并对厌氧氨氧化菌(anammox菌)产生负面影响,但对系统脱氮性能影响不大,可减少NO3--N产生量,提高TN去除率;此外,系统(未除O2)长期处于低负荷稳定期易受硝化作用的影响而失稳;通过短期实验,考察了稀土元素 Ce3+的添加对 anammox菌及硝化菌的短期影响,结果表明,当 Ce3+添加量为0~100mg/L时,均对anammox菌产生负面影响,而对AOB和NOB均表现出明显的“低促高抑”现象。其中,各体系中Ce3+(100 mg/L)对菌群的抑制效果分别为:AOB  (4)当进水盐度(NaCl计)≤17.55 g/L时,可促进厌氧氨氧化脱氮;当污泥驯化到盐度为17.55g/L时,厌氧氨氧化脱氮性能为对照期的144.44%;当盐度>17.55 g/L时,显著抑制厌氧氨氧化脱氮,但通过合理的增加进水盐度,可使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在盐度为29.25g/L时的脱氮性能与对照期相近;此外,耐盐驯化过程中,盐度的增加促使污泥平均粒径增大,并可抑制EPS分泌,其中更易引起蛋白质(PN)含量的减少;短期实验表明,未驯化污泥的活性随盐度的增加而降低,并发现盐度对厌氧氨氧化污泥的IC50为13.81g/L;此外,污泥经驯化可有效减轻高盐抑制,在更高盐度下仍有较高活性;同时,高盐驯化的污泥相比低盐驯化的污泥对盐度的波动更加敏感。
  (5)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在处理模拟稀土矿山氨氮废水时,表现出较佳的性能。常温条件下,当进水NH4+-N为(435.36±3.90)mg/L时,经联合处理后,出水平均NH4+-N、NO2--N、NO3--N和TN分别为(5.55±1.78)mg/L、(2.28±0.81) mg/L、(15.52±3.28)mg/L和(23.36±3.70)mg/L,可达到《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