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叶弥短篇小说论
【6h】

叶弥短篇小说论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创作缘起及目的

二、相关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叶弥短篇小说创作缘起

第一节 作家经历对短篇的影响

第二节 以现实为短篇小说的触发点

第三节 寓言化虚构手法

第二章 叶弥短篇小说的审美内涵

第一节 两性情爱的执着展示

第二节 日常生活空间的开拓

第三节 现代人精神家园的构建

第三章 叶弥短篇小说的文体特色

第一节 叶弥短篇小说文体意识

第二节 多种生活横断面的展现

第三节 留白和巧妙设置线索

第四节 叙事的节制和多义

第四章 叶弥短篇小说的叙事技巧

第一节 多种结构类型的尝试

第二节 冷静独特的叙事视角

第三节 精简个性的语言

第五章 叶弥短篇小说的价值与启示

第一节 叶弥短篇小说的文学价值

第二节 叶弥短篇小说对当代文学的启示

第三节 美玉或微瑕:主观介入的损益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展开▼

摘要

叶弥是当代苏州作家群里独具创作个性的女作家,她不仅对短篇小说写作有独特创作理念,而且具有清醒文体意识。她专注于短篇小说的写作和革新,其创作获得了鲁迅文学奖等诸多国内奖项,还屡次被中国小说排行榜收录。叶弥的短篇小说,极具独特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其小说文体更具有独特性,在当代小说家中别具一格。本论文旨在以叶弥的短篇创作为研究对象,从文本细读出发,力图对叶弥短篇小说进行总体把握和系统分析。本文试从短篇理念、审美内涵、文体建构、叙事艺术、价值意义五个方面展开研究和论述:
  第一章主要解析叶弥短篇小说观与其创作之间的关系。首先,认为叶弥的生活经历、个性对短篇小说的审美内涵、文体建构、叙事策略形成了影响;其次,通过对叶弥短篇小说的题材来源和创作手段分析,可以看出她的作品取材贴近现实但写法上具有现代意味,认为她是一个关注现实又具有现代主义精神的作家。
  第二章主要深入解读叶弥短篇小说的审美内涵层面。通过阐述其小说的三种情感模式:反常的情爱、诗意的情爱和悲惨的情爱,认为叶弥善于抓住小说内在的情感流动来进行创作;叶弥的写作贴近生活,作品以琐碎的日常生活为切入口,关注现代人的窥视心理和生存困境,挖掘出生活表象背后的本质内核;此外,对人的关注引发叶弥对人性的深度观照,作品极力呈现了物欲熏心对人性的冲击和异化,同时叶弥又虚构了“花码头——白菊湾”空间,通过批判现代人性的变异、塑造理想人物,表现出重建人类精神家园的文学追求。
  第三章主要探讨叶弥短篇小说的文体建构。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结合短篇小说理论,认为叶弥短篇小说取材上大多采用了“横截面”式手段,以生活的片段构建故事;小说情节的组织上注重巧妙地设置线索,并注意以留白艺术扩充文本的叙事空间;小说叙事上的节制则源于含蓄、不确定性的结尾和阻断技巧的熟练运用。
  第四章主要分析叶弥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结构上,叶弥的短篇小说多数采用了线性结构,同时尝试了其他类型的小说结构模式;视角上,选择以全知叙事讲述故事,非常善于在一篇小说中进行视角的灵活转换;语言上,叶弥善用日常的口语,用词节制、朴素,兼具幽默、反讽形成的趣味性,和淡雅、诗意的品格。
  第五章则对叶弥短篇小说的文学史价值进行定位。在前文对叶弥短篇小说的审美内涵、文体构建、叙事策略的分析之上,肯定了她的短篇写作精神,并认为她为中国当代文学贡献了特立独行的小人物形象,创作呈现出重建人的精神性的文学追求;她的现实主义“小叙事”写作策略和兼具细腻、硬朗的文体风格,对当代短篇小说写作形成了启示;最后,论文评价了作家评论介入的写作特色对文本的损益效果,辩证的对叶弥短篇小说进行文学史的定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