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复杂金矿焙烧-酸浸-氟盐预处理-氰化工艺研究
【6h】

复杂金矿焙烧-酸浸-氟盐预处理-氰化工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金的性质和用途

1.2 银的性质和用途

1.3 金矿资源

1.4 金矿预处理

1.5 提取技术

1.6 复杂金矿焙烧-氰化工艺银回收率低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1.7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创新点

1.8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设备及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方法

第三章 焙烧热力学及焙烧实验研究

3.1 前言

3.2 热力学分析

3.3正交实验与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酸浸工艺研究

4.1 前言

4.2 酸浸液固比对金银铜浸出率的影响

4.3 酸度对金银铜浸出率的影响

4.4 酸浸温度对金银铜浸出率的影响

4.5 酸浸时间对金银铜浸出率的影响

4.6 酸浸搅拌转速对金银铜浸出率的影响

4.7 小结

第五章 氟盐预处理工艺研究

5.1 前言

5.2 氟化氢铵浓度对氟盐预处理效果的影响

5.3 硫酸浓度对氟盐预处理效果的影响

5.4 反应温度对氟盐预处理效果的影响

5.5 反应时间对氟盐预处理效果的影响

5.6 小结

第六章 矿物物相分析

6.1 前言

6.2 矿物MLA表征

6.3 矿物的EDS表征

6.4 氟盐预处理对酸浸渣表面形貌的影响

6.5 小结

第七章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开展了焙烧-酸浸分铜-氟盐预处理-氰化工艺处理复杂金精矿的研究,利用酸性氟盐体系破坏在焙烧过程中产生的含银致密包裹物,提高银的浸出率。 金精矿焙烧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当焙烧温度超过773 K时,金属氧化物可转化为MeO·Fe2O3、MeO·SiO2等物质,从而可能对金、银形成包裹;添加氢氧化钠共同焙烧时,有利于Na2O·Fe2O3、Na2O·SiO2的生成,从而可以降低铁酸盐和硅酸盐生成趋势,避免这些物质对金、银的包裹作用。 焙烧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焙烧气氛对氰化浸出金和银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添加剂NaOH用量。实验得出的金精矿较优焙烧条件为:富氧气氛,添加剂NaOH用量为6 g(每100 g金精矿),焙烧温度903 K,焙烧时间3 h。在此最优条件下,金、银、铜浸出率分别可达95.92%、57.57%、92.57%。 通过硫酸浸出工艺,可将焙砂中的铜完全浸出,并将金、银进一步富集于渣中,实现铜与金、银的分离。实验得出的较优酸浸条件为:温度363 K,时间3 h,搅拌转速300 rpm,液固比4:1,硫酸浓度为1 mol/L。在此条件下,Cu的浸出率可达95.57%;酸浸渣氰化提取金、银的实验结果表明,酸浸分铜对氰化提取金、银无明显影响,金、银氰化浸出率分别为93.21%、63.25%。 适当提高氟化氢铵浓度和硫酸浓度,可以明显改善氟盐预处理效果,从而提高银的浸出率。较优的氟盐预处理工艺条件为:液固比10:1,转速为300 r/min,氟化氢铵浓度1.5 mol/L,硫酸浓度1.5 mol/L,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90 min。在此条件下,金、银浸出得到显著改善,其浸出率分别为99.43%和96.9%。 矿物物相分析表明,金精矿中的金、银赋存状态较为复杂,自然金粒度较细,且主要伴生于银金矿和含银金矿中,而焙烧后含银金矿呈粒状嵌于黄铁矿中。酸性氟盐体系对金、银致密包裹物有侵蚀作用,有利于金银成分的显露。氟盐预处理后,颗粒表面的金、银含量变化不大,但硅含量由7.11%下降为1.61%,这为后续的氰化提金、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