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课程下初中生物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
【6h】

新课程下初中生物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研究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1.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关于动态生成

2.2.2 关于课堂生成性资源

2.3 生成性课程资源的特征

2.3.1 动态生成性

2.3.2 主体依赖性

2.3.3 价值潜在性

第3章 镇江新区初中生物学教师生成性教学能力的现状

3.1 问卷分析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3.1.2 样本的选取与获得

3.1.3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3.2 初中生物学教师生成性教学能力的现状分析

3.2.1 教师理解生成性教学理论现状分析

3.2.2 教师教学认识能力现状分析表

3.3 调查结论

第4章 生物学课堂教学生成性案例及评析

4.1 生成性资源来源分析

4.1.1 学生因素来源

4.1.2 教师因素来源

4.1.3 课堂因素来源

4.1.4 文本因素来源

4.1.5 环境因素来源

4.1.6 生物实验因素来源

4.2 概念教学案例及评析

4.3 实验教学案例及评析

第5章 初中生物学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5.1 初中生物生成性资源的开发途径

5.1.1 对话中开发生成

5.1.2 拓展中开发生成

5.1.3 学生的错误中开发生成

5.1.4 课后习题中开发生成

5.1.5 生活实际中开发生成

5.1.6 课后小实验中开发生成

5.2 开发和利用初中生物学资源的策略

5.2.1 提高职业素养,加强对“生成性”的认识和理解

5.2.2 改进教学方式,营造宽松课堂氛围

5.2.3 弹性预设,不断反思,专业成长

结束语

反思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新课改实行的今天,“如何开发与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将作为一个较新的研究课题展现在大家面前。为了提高促进初中生物学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为了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应该加强对“生成性”概念的认识理解及研究。对传统教学模式加以改进,在原来的课堂上营造宽松积极的氛围,适时捕捉并利用好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因为它稍逊即逝,有弹性地预设教学内容,借助微博、教案反思及教学论文等形式善于总结反思,从而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
  本研究以镇江新区四所初中的生物学教师为调查对象,调查了该区初中生物学教师生成性资源利用能力的现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研究还通过典型的生物学课堂案例,评析了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利用方法,并阐述了研究者的个人观点,还提出了几点对生成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对策:提高职业素养,加强对“生成性”的认识和理解;改进教学方式,营造宽松课堂氛围;弹性预设,不断反思,专业成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