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怨恨的生成机制及化解路径研究
【6h】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怨恨的生成机制及化解路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怨恨理论溯源与研究综述

1.4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 转型期中国社会怨恨的表现与特征

2.1 “怨恨”内涵的界定

2.2 社会怨恨的主要表现

2.3 社会怨恨的基本特征

第3章 差异与不平等:怨恨滋生的社会根源

3.1 利益分配不均与贫富差距拉大

3.1.1 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分析

3.1.2 贫富差距与民众社会情绪

3.2 社会结构失衡与阶层固化

3.2.1 社会阶层固化现状

3.2.2 社会阶层固化的影响

3.3 社会失范及其后果

3.3.1 转型期社会失范的表现

3.3.2 社会失范与民众社会情绪

第4章 政府公信力削弱:怨恨积聚的体制性条件

4.1 公权力错位

4.1.1 地方政府职能过度经济化

4.1.2 地方政府利益处置不当

4.2 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

4.3 经过特意引导的怨恨对政府公信力的削弱

第5章 网络传媒的力量:怨恨的蔓延与再生产机制

5.1 新媒体成为怨恨式批评的结构性力量

5.2 网络传媒的催化效应—案例分析

5.2.1 网络传媒的特性

5.2.2 “怨恨心理”在网络场域的生成

5.2.3 具体案例分析

第6章 秩序与信任:社会怨恨的化解路径

6.1 客观对待社会怨恨

6.2 提高制度的公正性,重建社会秩序

6.3 解决信仰问题,重建社会信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社会怨恨是一种基于政治-经济制度变迁而产生的以“对某种普遍性或事物存在的否定”为特征的社会心态。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正经历着巨大变革,曾经的平均主义模式被“市场、竞争”取向所取代,特别是利益分配机制的变革和多元化利益格局的出现,导致了部分社会群体产生对自身生存状态极端不满的情绪。这些情绪进而演化为以仇视官僚、仇视富人群体、冷漠的“围观”、极端化等为表征的社会怨恨心理,近年来借助于网络媒体得以突显、蔓延和增强。怨恨情绪的积聚与社会凝聚力的削弱、社会发展成本和不确定风险的增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考察分析当前社会怨恨心理的生成机制,探讨化解社会怨恨的路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本文基于对西方学者有关怨恨理论的解读,聚焦于转型期中国社会中怨恨心态的各种表现,从“生产场域的泛化、呈现的暴力化倾向、指向的标签化和传播的快捷性”四个方面概括出中国特定社会语境下社会怨恨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滋生的社会根源、积聚的体制性条件、蔓延与再生产”三个方面重点剖析了社会怨恨的生成机制,认为,利益分配失衡与贫富差距的拉大造成了民众强烈的“相对剥夺感”,社会阶层固化导致进一步的社会结构失衡,加之“赢家通吃”冲击社会公平规则,是当前中国社会怨恨滋生的主要社会根源;政府公权力发生错位,长期重经济轻民生,加之政治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民众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部分被特意引导的怨恨情绪,是引发社会怨恨积聚的体制条件;而网络传媒对社会怨恨的传播、感染起到催化效应和再生产作用,是社会怨恨蔓延扩散的助推手。
  着眼上述分析,本文立足于社会秩序和社会信任机制的重建,提出化解社会怨恨的路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