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深层生态学视域下1990年以来中国环保题材电影研究
【6h】

深层生态学视域下1990年以来中国环保题材电影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理由及研究对象的界定

一、选题的理由

二、中国环保题材电影的界定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关于环保题材电影的研究现状

二、国外关于环保题材电影的研究

第三节 本文的文本框架及创新之处

一、文本框架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环保题材电影生成动因及创作分类

第一节 中国环保题材电影的生成动因

一、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环保意识的觉醒

三、对生态文明的诉求

四、国外环保题材电影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环保题材电影的创作分类

一、以人类为表现主体

二、以动物为表现主体

三、以社会生态问题为表现主体

第二章 生态中心主义平等下的自我审视与批判

第一节 对生态环境的审视——生态危机的具象化

一、水资源匮乏

二、物种濒危

三、土地荒漠化

第二节 批判立场的显现——生态价值观的二元对立

一、唯利主义的驱使

二、人文主义的彰显

第三节 深层生态学视域下的文化意义——凸显生态价值

一、思考生命的真谛

二、遵循生态系统规律

三、关注人类精神

第三章 中国环保题材电影中生态现实的表达

第一节 含蓄内敛的拍摄手法——将个体意识糅合进生态环境

一、蕴含深刻寓意的长镜头书写

二、承载作者主体意识的主观拍摄

三、冷静克制创作态度的内化

第二节 营造真实感迸发的电影画面——用影像重新解读生态环境

一、逼真的原生态环境镜头

二、冷峻沉稳的色调

三、契合文本的电影特效

第三节 电影真实感与票房追求的权衡——非职业演员与明星演员的选取

一、非职业演员的真实

二、合理利用明星效应

第四章 1990年以来中美环保题材电影的差异

第一节 后现代语境下的生态学思想表达

一、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

二、支配自然与顺应自然

第二节 批判性生态主题的不同彰显

一、营造末日危机与观照生态现实

二、贯彻浅层生态意识与培养深层生态意识

第三节 电影故事性与科技性的不同体现

一、生态危机下的不同情节设置

二、构建生态画面的不同技术支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展开▼

摘要

自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后,人类文明开始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世界各国大力发展工业以提升国力。然而,随着工业文明的崛起,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开始逐渐恶化,化学工业、核辐射、白色垃圾等环境污染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逐步跻身于世界大国行列,但生态环境却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生态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经历由浅层到深层的发展,深层生态学提出新的主张:人类与非人类生命体同属于一个生态圈,要尊重生命,平等对待生命。面临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环保意识的觉醒促使越来越多的人们尊重非人类生命体的生存发展权。在世界各国与民众大力倡导保护环境之时,中国电影界相继出现了各具特色的环保题材电影来传达环保理念,以期唤醒大众去保护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本论文以生态环境的恶化为背景,以深层生态学为切入点,研究环保题材电影如何将生态危机具象化来进行自我审视与批判,又如何从主题的挖掘和影像风格的建构中对生态现实进行关注,并通过中美环保题材电影的对比,提出环保题材电影如何能够在当下电影市场中扩大影响力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