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潜力与贸易效率分析
【6h】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潜力与贸易效率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3.1 可能的创新

1.3.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研究

2.2 关于测算贸易潜力的相关研究

2.3 理论基础

2.3.1 雷布津斯基定理

2.3.2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2.3.3 新要素贸易理论

第3章 “一带一路”国家现状的统计分析

3.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体经济

3.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

3.3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

第4章 模型构建及变量选择

4.1 模型基础

4.2 变量选择

4.3 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

第5章 实证结果及对比分析

5.1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的检验

5.2 贸易潜力对比分析

5.3 贸易效率对比分析

5.4 要素投入的规模效率对比分析

第6章 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影响因素分析

6.1 贸易潜力的影响因素

6.2 贸易效率的影响因素

6.3 生产要素规模效率的影响因素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一带一路”战略自2013年提出以来,历时三年,经过早期的产能合作、国内优势产能转移,如今已经进入发展的黄金期,旨在追求更高层次的全球经济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在促进贸易融通方面所做的巨大的努力得到了沿线国家热烈的反响和积极的支持。本文收集了“一带一路”沿线35个国家1995-2014年的贸易多样化、贸易集中化和贸易互补指数,并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SFA)对各国的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进行分解和测算。在此基础上本文用异质面板协整估计方法(FMOLS和PDOLS)对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本文的实证部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测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效率与贸易潜力分析了沿线国家当前的贸易的提升空间,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地区的国家之间的贸易效率与贸易潜力的区别。1995-2014年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体的贸易潜力在2011年前逐年下降,2011年之后有所回升,在地区分布上西亚和北非地区各国的贸易潜力最大,其次是中亚和欧洲各国,最后为东南亚各国。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贸易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在地区分布上与贸易潜力相同,规模效率最大的为西亚和北非地区各国,最低的为东南亚地区各国。
  第二部分通过研究不同国家贸易多样性和集中度,以及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互补性对双边贸易效率与贸易潜力的影响,得到各国如何从贸易多样性、集中度和互补性出发来改善贸易。贸易产品多样化程度低,贸易市场集中化程度高的国家,其贸易潜力越大,政府可以通过鼓励技术创新与新产品开发来增加自身出口商品的种类和结构,另外还可以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交流与合作来缩小本国实际贸易量与预期贸易量的差距;对于贸易多样化程度低,贸易集中化程度高的国家,其贸易效率较小,可以降低本国贸易对某类产品和少数贸易伙伴的依赖性,完善自身贸易环境的同时把握“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积极开拓新的贸易市场,从而增强出口的能力,提高出口的贸易效率;对于双边贸易,两国之间的贸易互补程度越高,两国之间的贸易潜力与贸易效率越大,这说明即使对于不同的贸易伙伴国,本国仍旧需要不断发掘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使出口贸易的发展更具持续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