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单·六环节模式在高中地理目标达成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6h】

三单·六环节模式在高中地理目标达成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本文涉及的图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1.1.2 教学目标达成存在“低效”和“功利化现象”

1.1.3 实现高中地理课程学习目标的需要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1.4.1 关于“目标达成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1.4.2 关于“教学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地理课堂教学目标

2.1.2 目标达成教学

2.2 理论基础

2.2.1 泰勒的目标达成模式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3 ”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理论

2.2.4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第3章 高中地理“目标达成教学”现状调查

3.1.2 问卷设计

3.1.3 调查对象

3.1.4 调查结果

3.2 高中地理“目标达成教学”现状调查(教师访谈卷)

3.2.1 访谈目的

3.2.2 访谈设计

3.2.3 访谈对象

3.2.4 访谈结果

3.3 调查结果分析

第4章 “三单·六环节“模式在目标达成教学中的实践

4.2 “三单·六环节”教学模式的构建

4.2.2 “三单·六环节”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

4.2.3 “三单·六环节”教学模式的课堂评价量表一考查教师教学目标达成度

4.3 “三单·六环节”课例展示——《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第5章 “三单·六环节”模式的教学目标达成状况分析

5.1 实验方案

5.1.1 实验时间的选择

5.1.2 实验对象的选择

5.1.3 实验变量

5.1.4 实验材料

5.2 实验过程

5.2.1 前测

5.2.2 处理

5.2.3 后测

5.3 实验结果

5.3.1 实验班和对照班地理学习成绩对比

5.3.2 实验班学生地理学习主体性、态度和兴趣的调查分析

5.3.3 教师对新课堂模式的认识转变

5.4 实验分析总结

5.4.1 基本结论

5.4.2 存在的问题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基本理论

6.1.1 主要观点

6.1.2 可能的创新之处

6.1.3 存在的不足之处

6.2 研究前景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各个国家的基础教育界不约而同的开展了一场教育标准运动,即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追求,强化课堂教学的本质属性。达成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质量的最基本的尺度,因此达成教学的研究备受关注。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对此都进行的大量思考和研究,并且有些已经开始付诸于实践,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就是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课堂进行深入改革的比较成功的案例。本文即从分析目前高中地理课堂目标达成状况入手,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教师和学生对目标达成教学的相关态度,寻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对目前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优化解决方案,并加以分析其实践操作的可行性。
  本文主要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论题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关于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构建了本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及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第二部分是高中地理课堂“目标达成教学”的概述。本节内容主要对一些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论题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以及相关理论如何应用于实践指导教学。
  第三部分是对高中地理课堂“目标达成教学”现状的调查。通过调查问卷、文献资料的研究和对教师群体的访谈,得出目前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高中地理课堂目标“达成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是对课堂构建模式优化的建议。提出“三单·六环节”课堂构建模式,并对该模式下课堂的组织步骤、环节、评价进行系统分析,最后通过案例展示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有效的促进目标达成。
  第五部分分析了实施“三单·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后,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的变化,并通过数据对其教学效果进行检测。
  第六部分为总结与展望。对本文中涉及的主要的观点进行汇总,指出研究过程中创新和不足之处,并对以后开展相关研究提出合理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