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建成环境与心理因素的交互作用对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影响研究
【6h】

建成环境与心理因素的交互作用对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2章文献综述

2.1相关概念与界定

2.1.1建成环境

2.1.2老年人心理状况的定义

2.1.3体力活动的定义

2.1.4交互作用的定义

2.2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建成环境与老年人体力活动

2.2.2心理因素与老年人体力活动

2.2.3建成环境、心理因素与老年人体力活动

2.3小结

第3章研究对象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3.1.1调查样本的纳入标准

3.2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

3.2.2问卷调查法

3.2.3数理统计法

第4章结果与分析

4.1老年人体力活动状况

4.1.1老年人体力活动的总体状况

4.1.2不同人口学特征的老年人体力活动状况

4.2老年人建成环境感知状况

4.2.1老年人建成环境感知总体状况

4.2.2不同人口学特征建成环境感知状况

4.2.3不同体力活动水平老年人建成环境感知比较

4.3老年人心理状况

4.3.1老年人心理的总体状况

4.3.2不同人口学特征老年人心理状况

4.3.3不同体力活动水平老年人心理状况比较

4.4建成环境与老年人体力活动的相关性

4.4.1建成环境与老年人体力活动的相关分析

4.4.2建成环境与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回归分析

4.4.3小结

4.5心理因素与老年人体力活动的相关性

4.5.1心理因素与老年人体力活动的相关分析

4.5.2心理因素与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回归分析

4.5.3小结

4.6建成环境与心理因素的交互作用对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影响

4.6.1建成环境与心理因素交互作用对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影响

4.6.2建成环境各指标与心理各维度交互作用对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影响

4.6.3交互作用显著后的具体处理效应分析

4.6.4小结

第5章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2建议

5.3研究局限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了解玄武区和秦淮区60~80岁老年人的体力活动情况,探讨建成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与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关系,以及建成环境与心理因素交互作用对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影响,为老年人的体力活动干预提供有效的依据。
  方法:
  本研究对南京市玄武区和秦淮区部分社区抽取的271名符合标准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四个部分:社会人口学特征调查、体力活动相关人居环境调查表(PANES)、老年人心理健康问卷、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结果的处理与分析主要使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回归、方差以及简单效应等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建成环境变量与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关系;心理变量与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关系;以及建成环境和心理因素的交互作用对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影响。
  结果:
  1.调查对象中,有22.14%的老年人体力活动不足;77.86%老年人的体力活动水平达到中度活跃以上。
  2.被调查老年人对居住区建成环境的感知评价满意度在中等以上(2.85±0.23)。居住密度(P=0<0.01)、土地混合使用(P=0.036<0.05)、人行道基础设施(P=0.022<0.05)、社会暗示(P=0<0.01)、美化环境(P=0.04<0.05)五个建成环境指标与体力活动总代谢当量均有显著的相关性。建成环境总分与老年人体力活动无显著相关,二者的Pearson系数为0.072(P=0.240>0.05)。
  3.老年人心理状况平均得分为29.73±6.04,平均分在25分以上;心理因素与老年人体力活动有显著相关,二者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262(P=0.000<0.01),心理因素与老年人体力活动存在关联。
  4.建成环境与心理因素对老年人体力活动影响的交互效应F值和P值分别为0.649和0.421,并没有统计学意义。对建成环境各指标与心理各维度依次进行交互效应分析得到交互显著共8项:公共交通的便捷性*情绪(P=0.034<0.05)、公共交通的便捷性*性格(P=0.013<0.05)、公共交通的便捷性*认知(P=0.020<0.05)、公共交通的便捷性*适应(P=0.034<0.05)、公共交通的便捷性*人际(P=0.018<0.05)、美化环境*认知(P=0.037<0.05)、人行道基础设施*人际(P=0.009<0.01)、娱乐休闲设施*性格(P=0.020<0.05)。对交互作用显著的8项结果进行简单效应分析,得出结果:公共交通便捷性因素在低性格维度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7<0.05);公共交通便捷性因素在高认知水平上结果显著(P=0.008<0.01);公共交通便捷性因素在低适应水平上对其体力活动有显著影响(P=0.025<0.05);公共交通便捷性因素在低人际水平上对其体力活动有显著影响(P=0.047<0.05);美化环境因素在高认知水平上,有显著差异(P=0.003<0.01);人行道基础设施因素在低人际水平上有显著影响(P=0.000<0.01);娱乐休闲设施因素在高性格水平上,有显著差异(P=0.023<0.05):情绪因素在低与高公共交通便捷性均有显著性影响(P=.038<0.05,P=0.000<0.01);性格因素在高公共交通便捷性呈现显著差异(P=0.000<0.01);认知因素在高公共交通便捷性上结果显著(P=0.001<0.01);适应因素高公共交通便捷性上,影响显著(P=0.000<0.01);人际因素在低与高公共交通便捷性上均有显著影响(P=0.033<0.05,P=0.000<0.01);认知因素在高美化环境上,结果显著(P=0.003<0.01);人际因素在低人行道基础设施上显著(P=0.000<0.01);性格因素在高娱乐休闲设施上有显著差异(P=0.000<0.01)。
  结论:
  1.调查样本反映出部分老年人体力活动不足。
  2.建成环境部分指标(居住密度、土地混合使用、人行道基础设施、社会暗示、美化环境)对老年人体力活动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居住密度、土地混合使用、美化环境与体力活动总代谢当量呈负相关;人行道基础设施、社会暗示与体力活动总代谢当量呈正相关。
  3.心理因素与老年人体力活动有显著相关,心理水平越高,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越高。
  4.公共交通的便捷性*情绪、公共交通的便捷性*性格、公共交通的便捷性*认知、公共交通的便捷性*适应、公共交通的便捷性*人际、美化环境*认知、人行道基础设施*人际、娱乐休闲设施*性格的交互作用对老年人体力活动有显著影响。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对体力活动的影响在低性格、高认知、低适应、低人际水平上显著;人行道基础设施对体力活动的影响在低人际水平上显著;美化环境对体力活动的影响在高认知水平上显著;娱乐休闲设施对体力活动的影响在高性格水平上显著;情绪对体力活动的影响在低公共交通便捷性、高公共交通便捷性上显著;性格对体力活动的影响在高公共交通便捷性、高娱乐休闲设施上显著;认知对体力活动的影响在高公共交通便捷性、高美化环境上显著;人际对体力活动的影响在低公共交通便捷性、高公共交通便捷性、低人行道基础设施上显著;适应对体力活动的影响在高公共交通便捷性上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