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桑花叶型萎缩病病原的电泳鉴定研究
【6h】

桑花叶型萎缩病病原的电泳鉴定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前 言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文献综述

2.1桑树萎缩病及桑花叶型萎缩病病原的研究

2.2植物类病毒及类病毒病的研究

第一章桑花叶型萎缩病的症状

第二章桑花叶型萎缩病的嫁接传染试验

1材料和方法

2试验结果

3讨论

第三章桑花叶型萎缩病桑叶组织总核酸的提取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与讨论

第四章桑花叶型萎缩病叶组织总核酸往返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五章桑花叶型萎缩病叶组织总核酸垂直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六章桑树花叶型萎缩病叶组织总核酸两种提取方法的R-PAGE比较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七章R-PAGE检测桑花叶型萎缩病叶组织环状小分子RNA灵敏度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八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缩写词及英汉对照

致谢

个人简历及近期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桑花叶型萎缩病是1957年发现报道,1958年命名的。是桑树主要病害之一,目前仅发生在我国。据报道,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等许多省市的桑园均有大面积发生为害。桑园株发病率在20-30%左右,发病严重的桑园可达60-80%,个别田块甚至高达90%以上。病桑叶片皱缩、畸形、变小,叶面出现黄色斑块,形成黄绿相问的花叶,枝条生长缓慢、细短,腋芽早发,生有侧枝。导致桑树生产不良,甚至死亡,桑园大幅度减产,桑叶质量下降,从而影响蚕茧产量和质量,严重制约了蚕桑的生产和发展。试验证实,本病可通过嫁接进行传染。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病原曾被认为是病毒,但进一步的接种实验未能取得成功,至今未定论。而桑树主要是通过嫁接进行繁殖的,在一些省份,桑花叶型萎缩病被作为检疫对象,从而控制该病的传播。 本文通过提取健康桑树和桑花叶型萎缩病的病叶组织中的总核酸,以锦紫苏类病毒和苹果锈果类病毒作为阳性对照,进行往返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Return-PAGE)和垂直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PAGE)。结果发现,在桑花叶型萎缩病的病叶组织中存在环状小分子RNA,即类病毒RNA。根据桑花叶型萎缩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以及植物类病毒病的定义,这种环状小分子RNA可能是引起本病的病原,桑花叶型萎缩病类病毒也有可能是一种新的类病毒,但需要经过柯赫氏法则和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