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科技应用促进苏州农民增收研究
【6h】

科技应用促进苏州农民增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1.引言

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3研究的技术路线

1.4研究方法和依据

1.5国内外研究综述

2.理论综述:科技对农民增收作用的机理分析

2.1科技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原理

2.2科技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渠道

2.3科技对农业增长贡献不协调影响农民增收

2.4本章小结

3.苏州农民收入变化的历史分析和比较

3.1改革开放后农民收入发展变化的政策背景

3.2苏州农民收入增长的历史比较

3.3苏州市农民收入增长的区域比较

3.4苏州农民科技增收条件和现状

3.5本章小结

4.国外农业科技应用的经验及对苏州的启示

4.1国外农业科研、推广与服务模式和经验——以美、韩为例

4.2国外农民教育与培训模式和经验——以荷兰、日本等六国为例

4.3农业科技应用的比较分析——以美国和日本为例

4.4国外农业科技应用模式对苏州的启示

4.5本章小结

5.科技对苏州农民增收贡献的定量分析

5.1定量分析框架和模式

5.2数据来源及处理

5.3计量结果

5.4定量分析结论

5.5农村投入产出关系的一般经济学分析

5.6本章小结

6.科技应用促进苏州农民增收的对策措施

6.1增加农业科研投入,提高农业科研投资的效率

6.2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建立合理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

6.3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

6.4增强农民对农业技术的吸纳能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农民增收问题,是关系到中国945多农村人口的根本问题,农业科技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最强大动力。 苏州作为经济较发达地区,相对于工业及第三产业而言,农业从耕地面积、劳动力数量、收入贡献等在以往年份总体上呈萎缩趋势。但在当前苏州城市人口飞速增长、农产品需求不断增大、需求结构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作为提供特殊使用价值的农产品的农业又面临新的机遇,在当今农民增收困难的情况下,其增收潜力不可忽视。 本研究从苏州农民收入的历史发展和现状着手,分析苏州农民收入变化的背景和历史进程,指出科技在苏州农民增收中的贡献率尽管在逐步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潜力空间;通过科技对农民增收贡献的机理分析,剖析科技促进农民增收的原理和作用机制;定量分析部分本文采用索洛余值法对苏州市近15年来农业科技对农民增收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对苏州农业科技贡献率进行了量上的剖析,分析科技增收的潜力;通过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利用、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体系及农民教育培训的国际比较,分析苏州当前存在的差距,提出了苏州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必须依赖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农业科技进步的方向。研究的最后部分提出依靠科技促进苏州农民增收的对策措施,重点通过积极扶持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运用、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及如何增强农民对科技的吸纳能力,提高科技在农民增收中的贡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