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华南地区屠宰猪群中猪链球菌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地方株的特性研究
【6h】

华南地区屠宰猪群中猪链球菌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地方株的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第一篇文献综述

第一章猪链球菌的研究进展

1病原学

2流行病学

3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

4致病机理

5毒力因子

6检测与鉴定

7防控

参考文献

第二篇试验研究

第二章华南地区屠宰猪群扁桃体内猪链球菌的携带情况

摘要

引言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猪链球菌扁桃体分离株的毒力基因分布特征

摘要

引言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猪链球菌2型关节炎分离株和9型脑膜炎分离株的特性分析

摘要

引言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猪链球菌2型西藏微型猪感染模型的初步建立

摘要

引言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致谢

展开▼

摘要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可分为35个血清型(1~34型及1/2型)。大多数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临床疾病均与几种主要血清型(如1型、1/2型、2型、7型、9型和14型)有关。健康猪可在上呼吸道隐性带菌,是该菌在猪群中传播的重要传染源。猪链球菌根据致病性的不同可分为强毒株、弱毒株和无毒株。其致病性与毒力因子有关,已发现多种毒力因子。但根据已知的毒力因子不能完全解释SS2分离株之间的致病性差异,动物试验仍是当前区分SS2毒力唯一有效的方法。 1.华南地区屠宰猪群扁桃体内猪链球菌的携带情况2006年5至10月间从广东省部分地区肉联厂采集屠宰猪扁桃体401份,其中粤西地区115份、珠三角地区80份、广东周边各省206份。用两个多重PCR检测样品中猪链球菌(SS)及其6个主要致病血清型。检出154份(38.4%)样品SS为阳性,其中69份(17.2%)携带SS2(SS1/2),35份(8.7%)携带SS9,而SS7和SS1(SS14)较少,各为9份(2.2%)和3份(0.7%)。不同血清型SS菌株可混合感染同一头猪,其中混合感染SS2(SS1/2)和SS9的样品最多,18份(4.49%);6份(1.50%)样品混合感染SS2(SS1/2)和SS7,4份(1.00%)混合感染SS7和SS9;也有样品混合感染SS2(SS1/2)、SS7和SS9三种以上血清型,但仅3份(0.75%)。在地区分布上,粤西地区采集扁桃体中SS阳性率(18.3%)明显低于其他地区(p<0.01)。其余各地区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阳性率均在35%~70%之间。对全部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共分离到SS 53株,分离率为13.21%;其中SS2(SS1/2)25株(6.23%),SS93株(0.75%),SS71株(0.25%),未定型SS 24株(5.99%)。细菌分离结果与PCR检测结果符合率较高,但细菌分离的阳性率远比PCR检测结果低。有286个样品SS的PCR检测和细菌分离的结果一致,符合率为71.32%。108个样品PCR检测结果为阳性,但细菌分离结果为阴性;7个样品的检测结果与上述情况相反。PCR检测的SS阳性率要比细菌分离高25%。证实了华南地区猪群中广泛存在SS,呈多个血清型并存、几个血清型混合感染,以及流行呈地域性等特点。 2.猪链球菌扁桃体分离株的毒力基因分布特征设计并合成7对引物,用PCR方法对猪链球菌7种主要毒力基因,包括谷氨酸脱氢酶(gdh)、溶血素(sly)、胞外因子(ef)、溶菌酶释放蛋白(mrp)、纤连蛋白/血纤蛋白原结合蛋白(fpbs)、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dph)和毒力相关序列orf2进行检测,分析了29株猪链球菌扁桃体分离株的毒力基因分布特征。在被检的25株2型菌株中,共检测出7个基因型,其中10株(40%)同时具有上述7种毒力基因,7株(28%)缺失sly和ef基因,4株(16%)仅缺失sly基因,1株仅缺失orf2基因,1株缺失sly、ef和orf2三个基因,1株缺失sly和ef基因且携带长片段mrp基因,1株缺失sly、ef、mrp、fbps和orf2五个毒力基因;1株猪链球菌7型分离株缺失ef和mrp两个基因;3株猪链球菌9型分离株均缺失sly、ef和mrp三个毒力基因。可见我国SS分离株的毒力基因分布较为复杂,且SS2的优势流行菌株是同时具有多种毒力基因的高致病菌株,值得关注。 3.猪链球菌2型关节炎分离株和9型脑膜炎分离株的特性分析2005年夏秋季从广东地区9例病猪中分离到2株猪源链球菌,形态均呈链球菌的特征,α溶血,生化试验结果相似,且都不与A~G链球菌群特异性血清发生凝集。经PCR及测序鉴定,一株为猪链球菌2型,另一株为猪链球菌9型。2型分离株的三个毒力基因均为阳性(sly<'+> ef<'+> mrp<'+>),但对小鼠的毒力较低,小鼠在接种细菌6~15天后发病致死,细菌在小鼠中的带菌时间会有15d或者更长;9型分离株三个毒力基因均阴性(sly<'-> ef<'-> mrp<'->),但对小鼠有较强毒力,小鼠在接种细菌5天内发病死亡,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1.70×10<'6>CFU。表明广东地区致病性猪链球菌不仅存在2型,而且还有9型。 4.猪链球菌2型西藏微型猪感染模型的初步建立选取3个流行病学背景不同的猪链球菌2型菌株人工感染西藏微型猪,探讨西藏微型猪作为猪链球菌2型毒力评价模型动物的可行性。12头西藏微型猪分成4组,A组为阴性对照组接种肉汤培养基,B、C、D三组分别接种猪链球菌2型分离株:GZ06-122B、SH06-21D和HA9801。GZ06-122B株和SH06-21D株分离自华南地区健康猪的扁桃体,毒力基因表型分别为sly-/mrp-/ef-和sly+/mrp=/ef+。HA9801株分离自江苏患败血症死亡的猪体内,毒力基因表型为sly+/mrp+/ef+。接种GZ06-122B株的试验猪无明显临床症状,体温不升高,血液循环中也无细菌出现;试验猪感染SH06-21D株和HA9801株后临床症状显著,尤其是感染HA9801株后,出现体温升高、跛行和神经症状,甚至死亡。攻击后1周内,C组试验猪痛死1/3头,D组2/3头。表明HA9801株有毒力较强,SH06-21D株次之,GZ06-122B株的毒力较弱,证实了西藏微型猪对猪链球菌2型有一定易感性,且可用于区分不同猪链球菌2型分离株的毒力强弱。

著录项

  • 作者

    余炜烈;

  •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
  • 学科 预防兽医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陆承平,王贵平;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852.651;
  • 关键词

    猪链球菌; 毒力基因; 动物模型; 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