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参与意愿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
【6h】

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参与意愿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背景

1.2问题的提出

1.3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1.5技术路线图

1.6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培训现状

2.1.1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供给现状分析

2.1.2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现状分析

2.2培训效果

2.2.1国外研究

2.2.2国内研究

2.3研究方法回顾

2.4小结

第三章理论框架

3.1理论基础

3.1.1农民理性人假说

3.1.2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3.2理论模型

3.2.1研究框架与研究假说

3.2.2影响培训参与意愿因素

3.2.3模型计量估计方法

第四章数据获取及基本统计分析

4.1数据获取及样本情况

4.2基本统计分析

4.2.1农民工对技能培训的认知与评价

4.2.2个人特征同技能培训参与意愿的关系

4.2.3培训形式的选择

4.3本章小结

第五章农民工技能培训参与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1实证模型设定

5.2模型回归结果

5.3回归结果分析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结论及建议

6.1主要结论

6.2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家乡,来到城镇务工,形成了数目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但是,由于目前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升学取向,其培育形成的人力资本几乎与就业能力及职业技能无关,因而在已经转向城市的农民工中,有部分人因无法适应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从业者的职业技能要求而逐渐被边缘化。《2004中国农民素质发展报告》指出,在2001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18.6%;2003年已转移的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中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不足15%。另一项统计调查指出,2004年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中,掌握了一定专业技能,接受过技能培训的人占28.2%。与此同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2005年第四季度城市劳动力市场用人需求显示,各技术等级人才的需求量大于供给。在这样的现状下,通过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可以快速有效地帮助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增加就业机率,提高务工收入,有助于实现转移劳动力长期稳定的就业。鉴于目前农民工技能培训参与率不高的现状,本研究试图寻找到能促进农民工参与技能培训,并最终改善就业、提高收入,实现家庭富裕的有效途径。 根据以上研究目标,本文设置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析农民工的技能培训认知、评价,参与意愿和理想形式选择;以及分析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参与意愿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建立理论模型,选择影响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参与意愿的若干因素,建立实证模型,采用计量方法进行研究。实证研究中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一项2006年7-8月对南京市农民工进行的问卷调查。根据模型考察对象的具体特征,研究采用Probit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 研究的结果表明,农民工对职业技能培训已有一定认识,但并不深刻;农民工的培训参与愿望比较强烈,但对培训效果的评价不太理想;当前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同农民工期望的技能培训之间存在差距。在技能培训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方面,个人受教育水平、家庭财产及收入状况,周围是否存在培训,及其对培训占用时间精力、培训增收效果的看法等,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参与意愿的影响比较显著。针对以上结论,文章最后提出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参与率的几点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