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北农村“分家”现象研究——以甘肃省白银市X乡Y村为例
【6h】

西北农村“分家”现象研究——以甘肃省白银市X乡Y村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表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述评

三、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性

四、分析框架

第一章 研究设计

一、核心概念

二、理论基础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样本

一、Y村概况

二、问卷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三、个案访谈的基本情况

第三章 Y村分家现象变迁

一、参与分家的人员

二、分家时间

三、分家仪式

四、分家现象新模式

第四章 分家现象变迁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

二、家庭代际关系的理性化

三、家产影响力的减弱

四、社会约束力减弱,父子个体意识增强

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二、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西北农村“分家”实践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2 西北农村“分家”实践研究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分家是中国家的内在运行机制,是家庭再生产的基本方式,他通过重新分配原有的家庭产权而使这一再生产得以实现。①分家也是农民自身出于实际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生活实践镶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当中,久而久之成为了农村家庭生活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现象,成为我国民间源远流长的家庭分家现象之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社会的分家和现代社会的分家不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农户在分家时参加的成员也有所变化,分家仪式也有所不同,分家时间也在不断提前,在这些方面变化的同时也出现了独子分家的新现象。本文从这些现象入手深入分析了他的具体变化,进一步分析了这些变化背后存在的深层次原因。
   本文主要内容是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主要描述了农户分家的这样一些变化,一是分家时参与的人员越来越少,从传统时代一般家庭的分家都需要邀请父系的亲属和母系的亲属到场,有些家庭还邀请邻居和村子里有威望的人参与分家过程,到现代社会不邀请除了自己家庭以外的人参加;二是子辈从结婚到分家的时间越来越短,传统时代的分家一般都要等到所有的兄弟结婚后才分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家的时间逐渐变短,有的家庭甚至媳妇还未过门就谈好分家之事;三是分家的仪式越来越简单,从传统社会的分家时挑日子,写分家文书,吃“散伙饭”到现代社会分家时不挑日子,不写分家文书,不吃“散伙饭”;四是出现了独子和父母分家的新现象,在传统社会独子一般是不会和父母分家或者分灶的,但是现代社会人们出于生活的需要独子家庭也会分家,这种分家家庭在一定时期又会出现合家的现象。不管是分家还是合家都是农民的理性选择。当地村民对这样的家庭分家也不做道德上的评价。
   第四章主要是对以上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其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农村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二是家庭代际关系的理性化;三是家产影响力的减弱;四是社会约束力的减弱和子辈、父辈的个体意识都增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