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山区猪高热综合征病原的调查及防制措施
【6h】

金山区猪高热综合征病原的调查及防制措施

代理获取

摘要

自2006年猪高热综合征在全国暴发以来,金山区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该病的病原及其他相关的流行病学情况。为掌握该病在金山区的流行状况,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结合两年的129次下乡出诊及门诊,对病猪进行临床及病理剖检诊断,针对复杂的病原感染,根据各猪场防疫情况、发病后用药情况及以往的防控措施分析,对181例典型混合感染病例进行了鼻腔棉拭子、直肠棉拭子及脏器胸膜、胸膜腔积水、心包积液和关节积液等病料样品的无菌采集,送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断试验室进行进一步实验室确诊。
   通过细菌学检查、血清学检测、病毒学诊断,对金山区送检病例的病原感染情况进行了确诊。在181个病例中存在广泛的不同病原间的混合感染,混合感染病例为多病毒和细菌、支原体属(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的混合感染引起的猪高热综合征。病毒性病原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伪狂犬病毒(PRV)、猪圆环病毒(PCV-Ⅱ)、猪瘟病毒(HC)为主,细菌性病原主要为猪链球菌2型(SS2)、副猪嗜血杆菌病(HP)、大肠杆菌(E.coli)、多杀性巴氏杆菌(PM)、猪霍乱沙门氏菌(SC)等。检测病例至少有两种病原感染,最多达到五种病原同时感染,其中两种病原混合感染35例,占19.34%;三种病原同时混合感染84例,占46.41%;四种病原同时混合感染56例,占30.94%;五种病原同时混合感染6例,占3.31%。
   通过用18种药物对检测出的33例链球菌、35例副猪嗜血杆菌、9例沙门氏菌、39例大肠杆菌、6例巴氏杆菌等122例细菌性病原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病例由于源于不同的猪场及存在着不同的混合感染,因而同一病原菌对不同的药物也有着不同的敏感性。大部分试验病原菌对头孢拉定及阿莫西林敏感度较高,链球菌对氨苄青霉素敏感度较高,副猪嗜血杆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对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敏感,沙门氏菌对丁胺卡那霉素敏感。试验中有7例链球菌对测试的18种药物均产生耐药,14例大肠杆菌对所有测试药物耐药,由此看出,金山区猪高热综合征各种细菌性病原普遍存在较强的耐药性。
   根据实验室的病原诊断,基本掌握了近两年猪高热综合征在金山区不同病原的感染情况。通过对金山区发病病原的调查,探究金山区猪高热综合征的发病特点,分析针对不同病原的控制措施。同时,结合猪高热综合征的防控,对加强村级防疫队伍、加强检疫和道口监管控制等符合本地区的综合预防和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为完善金山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实施猪高热综合征的病原监控和有效防控提供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