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白刺链霉菌CT205固体发酵条件优化及其应用初探
【6h】

白刺链霉菌CT205固体发酵条件优化及其应用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草莓连作障碍

1.1 草莓栽培现状

1.2 草莓连作根腐病及危害

1.3 草莓根腐病病原菌

1.4 连作障碍的防治措施

1.5 生防菌在草莓土传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2 黄瓜枯萎病

2.1 黄瓜枯萎病的危害

2.2 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措施

3 生防放线菌的应用方式

3.1 农用抗生素

3.2 生防活菌制剂

4 固体发酵

4.1 固体发酵研究现状

4.2 固体发酵工艺控制

5 论文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草莓土传病害调查及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培养基

1.3 草莓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1.4 病原菌致病性检测

1.5 草莓病原菌形态观察

1.6 生防菌CT205和草莓病原真菌的对峙培养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害调查和病原菌分离

2.2 病原菌致病性检测

2.3 病原菌形态观察

2.4 生防菌CT205对3株草莓病原茵的拮抗作用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白刺链霉菌CT205固体发酵条件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

1.2 培养基

1.3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CT205固体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2.2 菌株CT205固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白刺链霉菌CT205固体菌剂对连作草莓根腐病和黄瓜枯萎病的生防效应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培养基

1.3 草莓盆栽试验

1.4 黄瓜田间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草莓盆栽试验

2.2 黄瓜大田试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全文总结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土传病害是造成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通常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可侵染植物根部甚至造成全株发病死亡,带来严重后果,目前生物防治已成为人们研究土传病害防治的热点。放线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类群,在土传病害生物防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放线菌类群中的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游动放线菌属(Actinoplanes)及小单孢菌属(Micromonspora)被广泛研究开发应用于植物土传病害的防治。白刺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spinus)CT205是实验室分离保存的一株拮抗放线菌,对植物病原真菌抗菌谱广泛。
  本文首先对南京东郊草莓连作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离出草莓根腐病的病原菌;以菌株CT205为实验材料,对其固体发酵配方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研制CT205固体生防菌剂;探索利用固体菌剂防控草莓、黄瓜土传病害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对南京郊区麒麟镇、泉水镇大棚草莓土传病害的调查,了解到南京东郊草莓土传病害根腐病的发病率达到30~40%,采集草莓病株,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病原真菌,并根据柯赫法则检测验证其致病性,获得3株草莓根腐病的病原菌。采用平板对峙法检测生防菌CT205对草莓根腐病病原菌的拮抗效果,发现其在皿内对根腐病病原菌Y1、Y3、Y5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带宽分别为9.5、7.5及9mm。
  2、研究优化生防菌CT205的固体发酵条件,确定生防菌CT205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麦麸50%,小米粉12%,黄豆粉6%,米糠12%,稻壳20%, CaCO30.3%,料水比1∶0.8,起始pH7.5,接种量15%,28℃培养6天,菌体含量达到3.25×108CFU·g-1。
  3、通过草莓盆栽试验和黄瓜田间试验检测固体菌剂的生防效果。草莓盆栽试验表明,CT205固体菌剂对草莓有一定的防病促生作用,在连作土中施加CT205制剂,可增加草莓单株果数、茎叶鲜重和根鲜重170.59%、5.84%和32.47%,降低草莓发病率50%;在用病原菌Y3处理中,施加CT205制剂可增加盆栽草莓单株果数、茎叶鲜重和根鲜重115.38%、3.91%和22.91%,降低草莓发病率66.67%。施加CT205制剂时对草莓根际微生物区系有所改善。黄瓜田间试验表明施加CT205制剂,黄瓜发病率降低67.73%,增产31.03%。结果表明生防菌CT205固体菌剂对草莓及黄瓜的土传病害有较好的防控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