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铁皮石斛生产中蜗牛的绿色防控技术初探
【6h】

铁皮石斛生产中蜗牛的绿色防控技术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

声明

摘要

上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蜗牛的研究概况

1 蜗牛的发生情况

2 生活习性

3 发生特点

4 形态特征

5 影响蜗牛发生的因素

6 蜗牛的防治方法

第二章 铁皮石斛的研究概况

1 铁皮石斛的栽培现状

2 铁皮石斛上常见的虫害及防治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下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茶皂素对灰巴蜗牛的生物活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茶粕对灰巴蜗牛驱避作用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植物诱集带对灰巴蜗牛的诱集效果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茶皂素、茶粕对铁皮石斛上蜗牛的防效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茶皂素、茶粕应用于铁皮石斛生产中的安全性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1 全文总结与展望

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蜗牛为陆生贝类软体杂食性动物,其踪迹遍布世界各地,在我国各省均已广泛分布,温暖潮湿、多雨的地区发生尤为严重,是一种间歇性的农业有害生物。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为兰科石斛属附生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半阴半阳的环境,与蜗牛的适生环境基本一致,人工种植的铁皮石斛极易成为蜗牛的活动、繁殖场所,防治不当会造成铁皮石斛大量减产。蜗牛活动隐蔽,加之自身有坚硬的外壳保护,不同于一般的有害生物,防治较为困难,且铁皮石斛作为食用和药用材料,栽培上不宜使用化学农药。本文从绿色防控角度出发,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对铁皮石斛上蜗牛的防控措施进行了初步探究,结果如下:
  1.室内浸蜗试验、浸蜗浸叶试验表明,83.5%茶皂素对灰巴蜗牛表现出了良好的毒杀效果。茶皂素浸蜗试验和浸蜗浸叶试验12g/L浓度处理在96h防效分别达到80%、86.67%,浸蜗浸叶试验13.5g/L浓度处理在96h达到96.67%的防治效果;叶面喷雾试验显示,对照组蜗牛的取食量显著高于处理组,在仅对叶面进行喷雾情况下,灰巴蜗牛不易接触到茶皂素,死亡率较低(3.33%~16.67%),但其拒食率极高(96.36%~99.59%),即茶皂素对作物的保护作用显著。
  2.茶粕撤施试验中,600g/m2、300g/m2、150g/m2、75g/m2各浓度处理对蜗牛的驱避作用明显。撒施后3天,600g/m2、300g/m2两个浓度处理下铁皮石斛小区内蜗牛的侵入率均在10%以下,因此,茶粕600g/m2和300g/m2的撤施量处理对蜗牛的驱避效果最好。
  3.在设有小白菜诱集带的铁皮石斛小区外围和内部分别接入蜗牛,两种情况下,小白菜诱集带对蜗牛均表现出了较好的防控效果。诱集带不仅对铁皮石斛小区外围的蜗牛起到了很好的阻隔效果,对铁皮石斛小区内部的蜗牛也表现出了极好的诱集效果,处理后72h,铁皮石斛小区内的蜗牛均在10%以下。
  4.室内试验表明,83.5%茶皂素7g/L浓度处理在24h防效达到83.3%,96h到86.7%,对海南小囊螺的防效显著;而田间试验结果显示,83.5%茶皂素、茶粕防效较好,茶皂素400倍、200倍、100倍浓度处理下的田间防效要好于杀螺专用药剂80%四聚乙醛可湿性粉剂1000信,荼粕撒施量300g/m2、150g/m2处理下的虫口减退率及防效均高于6%四聚乙醛颗粒剂和对照,且茶粕300g/m2处理下虫口减退率及防效均在90%以上,表现出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因此,83.5%茶皂素、茶粕可作为杀螺剂的替代物用于田间防治。
  5.田间试验统计和测量了铁皮石斛的芽数和芽长,利用铁皮石斛芽长的平均值和茅数的增长率评价了83.5%茶皂素和茶粕对铁皮石斛的安全性。田间观察发现,茶粕撒施量600g/m2、300g/m2、150g/m2处理下的铁皮石斛栽培区内均出现蛞蝓和蚯蚓死亡的现象;喷施83.5%茶皂素和四聚乙醛可湿性粉剂、撤施茶粕各处理条件下的铁皮石斛与对照组的铁皮石斛长势基本一致,各处理区内铁皮石斛均无药害产生,即83.5%荼皂素和茶粕对铁皮石斛安全,保芽效果较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