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消费者对未去势公猪肉价值评价及支付意愿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6h】

城市消费者对未去势公猪肉价值评价及支付意愿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概念界定

1.2.1 未去势公猪肉

1.2.2 公猪膻味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实验经济学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实证研究法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论文结构

1.7 技术路线

1.8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8.1 可能的创新

1.8.2 可能的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实验经济学

2.1.2 消费者行为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未去势公猪养殖技术的研究综述

2.2.2 未去势公猪肉消费行为的研究综述

2.2.3 CVM方法在消费者支付意愿研究中的运用综述

第三章 城市消费者对未去势公猪肉认知现状的描述分析

3.1 研究设计

3.1.1 实验设计

3.1.2 机制分析

3.2 样本构成

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3.3.1 消费者对未去势公猪基本认知的描述分析

3.3.2 消费者动物福利认知的描述分析

3.3.3 消费者未去势公猪肉支付意愿的描述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消费者对未去势公猪肉接受程度的实验分析

4.1 城市消费者对公猪膻味敏感度的实验分析

4.2 城市消费者对未去势公猪肉气味偏好的实验分析

4.3 城市消费者对未去势公猪肉口感偏好的实验分析

4.4 城市消费者对未去势公猪肉整体评价的比较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消费者对未去势公猪肉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 研究框架

5.2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择

5.2.1 模型设定

5.2.2 变量选择

5.3 模型结果分析

5.3.1 影响消费者未去势公猪肉支付意愿的因素分析

5.3.2 计量消费者未去势公猪肉支付水平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建立未去势公猪肉产品信息传播机制

6.2.2 建立我国未去势公猪养殖体系

6.2.3 建立不同消费群体未去势公猪肉消费模式

6.3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公众道德水平、社会文明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公众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动物福利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从早期倡导保护野生动物,善待实验动物到爱护宠物,近些年,农场动物的福利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农场动物作为公众肉类产品的主要来源,在饲养、运输和屠宰过程中,农场动物的福利水平受到世界卫生组织重视。随着公众动物福利意识逐渐的提高,欧洲地区公猪养殖去势行为逐渐减少,欧盟委员会更是激励公猪生产者在2018年之前自愿终止手术去势的工作,该做法保障了公猪免受去势痛苦的动物福利。中国作为猪肉消费大国,也是猪肉的净进口国,欧洲该条例的公布,对中国未来猪肉消费会有很大的影响。在国外,如英国、爱尔兰,市场上流通的猪肉全部是未去势的公猪肉,为避免公猪膻味影响口感,公猪在体重较轻时进行屠宰。我国在仔猪时期进行手术去势,这是有效控制公猪膻味的传统方法。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我国原有的养殖技术会影响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未去势公猪养殖技术势在必行。消费者是猪肉产品最终的需求者,其消费选择行为决定着未去势公猪肉市场能否存在并长期有效地发展。
  本文基于消费者的视角,以未去势公猪肉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实验经济学穆勒的差异法,通过与去势猪肉进行比较,从气味、口感方面综合评价消费者对公猪膻味不同的未去势公猪肉的接受度;接着,利用引起公猪膻味的主要化合物:雄稀酮和粪臭素,评估消费者对公猪膻味的敏锐度及喜好程度;然后,在分析消费者未去势公猪肉基本认知态度的基础上,通过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估算出消费者未去势公猪肉支付意愿的大小、影响支付意愿的因素及影响程度;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建立未去势公猪肉产品信息传播机制;建立我国未去势公猪养殖体系;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建立适当的未去势公猪肉消费模式。
  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消费者对去势、动物福利认知处于较低的水平;消费者对公猪膻味敏感,对未去势公猪肉实际评价在可接受范围;消费者对未去势公猪肉平均支付意愿为1.46元。消费者去势认知、动物福利认知、敏锐程度及对雄稀酮和粪臭素的偏好对未去势公猪肉偏好有显著影响。消费者对猪肉品尝结果的评价及和动物友好关系与消费者未去势公猪肉支付意愿显著相关,且为正向影响。另外,消费者学历、婚姻状况对未去势公猪肉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