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一株水产副溶血弧菌拮抗菌筛选的研究
【6h】

一株水产副溶血弧菌拮抗菌筛选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副溶血弧菌的研究进展

1.1 副溶血弧菌的生物学特性

1.2 副溶血弧菌的存在分布

1.3 副溶血弧茵的致病性

1.4 副溶血弧菌对水产动物的危害

1.5 快速检验方法

2.拮抗菌的生物防治原理

3.副溶血弧菌拮抗菌的研究进展

4.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的特点

5.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副溶血弧菌的筛选

1.副溶血弧菌的筛选

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1.2 实验方法

2.实验结果

2.1 副溶血弧菌的筛选

2.2 副溶血弧菌Vp1的生理生化鉴定

2.3 Vp1感染斑马鱼的临床症状

3.本章小结

第三章 副溶血弧菌Vp1拮抗菌株的筛选

1.实验材料及仪器

2.实验方法

2.1 二层琼脂法初筛

2.2 点种法验证实验

2.3 拮抗菌株的分子及生理生化鉴定

3.实验结果

3.1 拮抗菌株筛选结果

3.2 拮抗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3.3 G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3.4 G菌对几株弧菌的拮抗效果

3.5 G菌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4.讨论

5.本章小结

第四章 副溶血弧菌拮抗菌G对人工感染Vp1斑马鱼的保护作用

1.Vp1对斑马鱼的攻毒实验

1.1 实验用鱼

1.2 实验菌株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

2.实验方法

2.1 菌液准备

2.2 Vp1人工感染斑马鱼的预实验

2.3 Vp1人工感染斑马鱼的正式实验

2.4 拮抗菌G对斑马鱼的保护实验

3.实验结果

3.1 Vp1感染的斑马鱼的预实验结果

3.2 Vp1感染的斑马鱼正式试验结果

3.3 拮抗菌G对斑马鱼的保护实验结果

4.讨论

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副溶血弧菌拮抗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G的生长特性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菌株来源与培养

1.2 培养基与试剂

1.3 主要仪器设备

1.4 种子液制备

1.5 菌株G的生长特性

2.结果与分析

2.1 地衣芽孢杆菌菌株G生物学特性分析

2.2 地衣芽孢杆菌菌株G的生长曲线及活菌数量、芽孢数与时间的关系

3.讨论

4.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生物防治与药物防治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筛选对副溶血弧菌具有高效的抑菌菌株具有实际生产意义。本试验从生病的南美白对虾上筛选出一株副溶血弧菌Vp1,利用其筛选出7株具有较强抑菌效果的芽孢杆菌A、B、C、D、E、F、G,其中B、C、D、E、F、G为地衣芽孢杆菌,A为解淀粉芽孢杆菌。进行安全试验表明:G菌的抑菌效果较好,A、C菌具有溶血现象,B、D、E、F等的抑菌圈都较小。后续实验采用G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及对感染副溶血弧菌的斑马鱼的保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G菌在32℃,pH为5,盐度0.5%时,生长最佳。人工腹腔急性毒性注射感染斑马鱼4×108 CFU/mL,12 h全部死亡,可作为后续保护实验中病原菌的浓度。菌株G对斑马鱼96 h-LC50大于2330 mg/L。Vp1(2.046×108CFU/mL)与G菌(1.5375×108CFU/mL)混合,起到50%的保护效果。因此,实验结果表明成功筛选的G菌对副溶血弧菌Vp1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开发新的生物制剂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