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选择及其影响因素——以江苏家庭农场为例
【6h】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选择及其影响因素——以江苏家庭农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图表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界定

2.1.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的界定

2.1.3 农业生产要素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农业规模经济理论

2.2.2 农户行为理论

2.2.3 金融抑制理论

2.2.4 信贷配给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征及其金融需求的研究

2.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行为的研究

2.3.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抑制的研究

2.3.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用途的研究

2.3.5 综合性评述

第三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现状分析

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本特征

3.1.1 家庭农场基本特征

3.1.2 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特征

3.2 农业经营主体特征比较

3.2.1 家庭农场与传统农户的特征比较

3.2.2 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传统农户的特征比较

3.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特征分析

3.3.1 融资渠道

3.3.2 融资规模

3.3.3 融资用途及期限

3.3.3 融资成本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选择的实证分析

4.1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说

4.2 变量选择及模型构建

4.2.1 变量选择

4.2.2 变量描述

4.2.3 模型构建

4.3 实证估计与结果分析

4.3.1 多重共线性检验

4.3.2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5.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指以家庭亩产承包制度为基础,拥有较大种养殖规模、先进生产技术、科学管理制度和较高农业商品化程度的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应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发展提供技术、资金支持。而江苏作为农业大省,对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十分重视,各市县依据自身农业生产经营状况,相继出台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界定标准,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活动,从农业技术、农业补贴、金融服务等方面提供支持。
  当前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无论是在实践层面还是在理论研究层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尤其是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行为方面,理论研究层面已经注意到了其融资需求与传统农业经营主体的差异,各地区在实践中也纷纷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此外,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渠道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具体研究时,尽管已有研究也能从微观视角切入进行分析,但大多数研究还是沿用了对传统农业经营主体的研究模式,考察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选择的因素一般局限在个体特征、经济特征、部分生产特征(例如土地规模)上面,却少有文献能够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行为、生产要素投入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实证检验的。
  为此,本文首先从个体特征、农业生产特征、生产要素投入特征等多个方面系统梳理和比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农户之间的差异;随后通过实地调查获取数据,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较于传统农户在融资渠道、融资规模、融资期限、融资用途、融资成本等方面的变化;最后,本文将融资用途细分为可变生产要素投入和固定生产要素投入,将融资渠道分为正规渠道和非正规渠道,通过构建数理模型验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用途和融资渠道选择之间的匹配关系。
  总的来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个体特征、农业生产特征、生产要素投入、金融环境因素导致了其融资规模、融资用途、融资期限、融资成本等融资需求特征的变化,与不同渠道供给特征之间进行匹配并最终形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独特的融资渠道选择,且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化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选择变化的重要原因。相比于传统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固定生产要素的投入总量更高,且这一投入占其生产要素总投入的比例也更大。并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较传统农户能够更多地获得正规渠道融资,但是其融资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
  本文实证研究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固定生产要素投入主要通过非正规融资渠道来满足,而农药化肥等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主要来自于正规渠道融资,不同类型的生产性融资用途与差异化的融资渠道之间的有效匹配,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此外,本文的实证结果还显示和传统农户一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个体特征、生产经营情况、周围金融环境等方面因素也会对融资渠道选择产生二定影响。
  最后,结合相关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本文认为,正规金融机构应当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素投入、生产期限等方面的新特征,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同时,也应当肯定非正规金融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更好地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造更加有力的政策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