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一轮承包地确权、流转及其投资利用研究——来自江苏三个确权试点县(市、区)的调查实证
【6h】

新一轮承包地确权、流转及其投资利用研究——来自江苏三个确权试点县(市、区)的调查实证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假说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假说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研究流程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关键概念界定

2.1.1 农地确权

2.1.2 农地流转

2.1.3 农地流转合约方式

2.1.4 土地流转效率含义

2.2 相关理论

2.2.1 国家理论

2.2.2 土地产权理论

2.2.3 交易费用理论

2.2.4 合约理论

2.2.5 差序格局理论及其拓展

2.2.6 农户土地利用的相关理论

2.3 相关文献综述

2.3.1 关于农地产权保护制度对农地流转影响的综述

2.3.2 关于合约形式选择影响因素及农地确权政策作用的综述

2.3.3 关于产权、契约与土地投资利用研究的综述

2.3.4 简要评述

第三章 研究的宏观背景

3.1 中国农地经营者产权确认和保护的历史变迁

3.1.1 秦朝以前:庶民集体共耕向自耕过渡

3.1.2 秦朝:农户自由经营和交易的权利得以确认

3.1.3 汉朝:对农户土地使用、交易权能的收放

3.1.4 魏晋南北朝至唐代:均田制的兴起与崩溃

3.1.5 宋朝以后:放任自由买卖和兼并

3.1.6 明清时期:对农户土地经营权利的空前强化

3.1.7 民国及新中国建国之初:农地产权私有与公有的对话

3.1.8 地权变迁的启示

3.2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地确权政策的演变历程

3.2.1 首轮承包后至二轮承包

3.2.2 二轮土地承包后至取消农业税

3.2.3 农业税取消后至今

3.3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相关政策法规变迁及流转状况

3.3.1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相关政策法规变迁

3.3.2 我国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现状和趋势

3.4 江苏省基本情况概述

3.4.1 江苏经济总量和农业生产情况

3.4.2 江苏新型城镇化推进情况

3.4.3 江苏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情况

3.4.4 江苏农村承包土地确权试点总体情况

第四章 分析框架及调查方案设计

4.1 新一轮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政策的产权特征

4.2 土地流转效率评判的概念框架及确权政策的作用机制分析

4.2.1 土地流转效率评判的概念框架

4.2.2 新一轮农地确权影响农户土地流转量的作用机制分析

4.2.3 新一轮农地确权影响转出户流转契约选择的作用机制分析

4.2.4 流转特征影响转入户流转地投资的作用机制分析

4.3 调查方案设计及样本基本情况

4.3.1 确权村与对照村的选取

4.3.2 样本县确权实施情况

4.3.3 调查内容

第五章 农地确权与承包地流转量关系的实证研究

5.1 实证模型及变量选择

5.1.1 实证模型

5.1.2 控制变量的选择与定义

5.2 农户承包地转出行为的单因素描述

5.2.1 土地产权及其他制度安排与农户承包地转出

5.2.2 家庭劳动力特征与农户承包地转出

5.2.3 家庭资源禀赋特征与农户承包地转出

5.2.4 决策者特征与农户承包地转出

5.2.5 社会资本与农户承包地转出

5.3 农户承包地转出行为的实证结果

5.4 小结

第六章 农地确权与转出户流转合约选择的实证研究

6.1 实证模型

6.2 样本户农地流转及其合约安排

6.3 影响土地流转合约的变量选择及单因素描述

6.3.1 农地产权及实施流转地产权所需的配套制度因素

6.3.2 决策者特征变量

6.3.3 社会资本因素

6.4 模型估计及分析结果

6.4.1 确权与农地流转方式选择模型的估计结果

6.4.2 确权对设定流转期限的影响

6.5 小结

第七章 流转特征与流转地投资利用关系的实证研究

7.1 确权对土地合并等转入特征的影响

7.2 土地转入特征对流转地投资的影响

7.2.1 流转地投资情况

7.2.2 土地转入性质、转入方特征与投资关系的单因素描述

7.2.3 Probit模型回归结果

7.3 土地转入特征对流转地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影响

7.3.1 流转地高附加值产品生产情况

7.3.2 土地转入性质、转入方特征与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关系的单因素描述

7.3.3 Probit模型回归结果

7.4 小结

第八章 农地确权推广过程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8.1 确权政策推广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8.1.1 部分地方基层干部思想认识不足、工作浮于形式

8.1.2 部分地方未严格执行技术流程、存在操作不规范的问题

8.1.3 一些地区政策把握认识不清、应对问题缺乏科学指导

8.2 制约确权实施推广的的客观因素

8.2.1 苏北部分县区财力薄弱,专项资金配套不足

8.2.2 基层技术力量不足,难以适应不动产登记统一管理工作的要求

8.2.3 土地矛盾错综复杂,缺乏政策支撑和纠纷调解组织

8.2.4 一些地方基础资料错缺严重,难以真实反映土地承包关系

8.3 扎实做好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改进措施

8.3.1 要加强农地确权政策的解读宣传

8.3.2 要把准政策实施的基本原则

8.3.3 要加强经费支持保障

8.3.4 要强化技术支撑

第九章 全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全文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提高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工作质量

9.2.2 加强产权保护和农地流转相关服务

9.2.3 需要严格管控农地的流转用途

9.2.4 稳妥推进农地经营权能搞活改革试点

参考文献

附录

已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以公平为目标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土地配置方式被认为在三个方面有碍效率:第一,土地分配没有考虑农户的效率差异,在工业化进程中“有田无人种”和“能人无田种”现象并存;第二,小规模细碎化的经营模式妨碍了规模经济效率的实现;第三,为适应人口变化而频繁进行土地调整不利于土地投资和长期效率的实现。
  在促进效率方面,土地产权保护和流转市场发育被学界和政府寄予厚望,而土地产权保护被认为是土地流转市场发育的基础。正在推行的新一轮农地确权登记颁证政策是“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的重要一环。那么,作为一项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成本巨大的产权保护行动,新一轮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政策是否促进了农户土地流转?能否提升土地流转的规模和土地合并的可能性?规范化合约的签订和土地合并又会怎样影响流转地投资与利用?围绕这些问题,本文在理论分析确权政策对农户土地流转、合约方式选择以及土地合并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选择相邻未实施政策的村组作为对照进行了实证测度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
  研究内容一:农地确权对农户土地流转量的影响。
  本部分主要验证农地产权状况是否对土地流转总量的产生影响。本研究利用在江苏省海门、高邮、铜山3县(市、区)实地调查数据,通过构建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测度新一轮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与农户土地转出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确权政策是影响农地顺畅流转的重要因素。此外,全职非农就业人数与农户承包地转出也是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非农就业机会在促进农地流转中也是需要尤其被强调的影响因素。
  研究内容二:农地确权对农户土地流转合约形式选择的影响。
  本部分内容深入分析了确权政策对农户土地流转是否签订合约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差序治理”理论阐述了农户土地流转合约形式选择行为,并分析了新一轮农地确权颁证对土地流转合约选择的作用机理,通过构建Probit模型和Heckprobit模型,实证测度其对农户土地流转合约形式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越趋于稳定和完善的产权制度设计,越能促使农户选择弱连带或无连带关系者为承租对象并采取正式合约形式。实证测度结果也显示,实施新一轮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能够有效提高转出农民签署正式合约的概率。此外,村集体组织的参与和土地纠纷仲裁机构的建立,也对转出户选择正式合约形式具有积极正向影响。
  研究内容三:农地确权对转入地是否合并的影响,以及通过合约选择、土地合并对转入地投资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本部分内容深入探讨了确权政策对转入地投资和利用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从转入户的观察来看,确权有利于土地合并,从而实现地块规模经济效率。地块合并与流转正式合约签订一起促进了具有规模经济特征的、长期性的投资,从而有利提升长期土地利用效率。另外,由于改变土地用途并实现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通常需要进行土地投资,签订正式合约通过增强转入地使用权的稳定性,减少合约期内违约变更导致投资损失的概率,从而提高农民投资信心和改变土地用途的可能性。
  综合上述三方面研究内容得出如下结论:“人动”与“地动”的匹配状况,既取决于非农就业机会,也与农地市场发育程度密切相关。产权制度安排的实际变化,会引起激励机制的变化,从而对经营者生产行为和交易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农地市场非正式合约虽然低效但仍广泛运用,有熟人社会人情治理的逻辑原因,也有土地产权残缺、维权机制不全等因素影响。农地产权状况的变化会通过影响土地合并及合约形式选择,进而影响到农地利用效率。此外,当地流转纠纷调解组织的建立,能够有效保障农民的土地合法权益,从而对农民选择正式流转合约形式产生正向积极影响。因此,从提高流转土地利用效率、且兼顾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角度出发,本研究认为必须坚持公有制框架下的分权政策,建议扎实做好当前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突出强化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利,同时通过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纠纷处理仲裁机构、制定规范统一的流转合同,优化农地产权制度实施的配套政策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