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水稻圆粒突变体T135和窄叶突变体T88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6h】

水稻圆粒突变体T135和窄叶突变体T88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表及英汉对照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水稻株高的研究进展

1.1 水稻矮化突变体的分类

1.2 水稻植株矮化受多种因素调控

1.3 水稻株高与赤霉素(GA)

2 水稻粒型的研究进展

2.1 水稻粒型的遗传

2.2 已克隆的水稻粒型相关基因

3 水稻叶宽的研究进展

3.1 理想株型的研究历史

3.2 理想株型的研究进展

3.3 水稻叶片的研究进展

4 图位克隆的原理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水稻圆粒突变体T135的鉴定及基因定位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田间种植

1.3 农艺性状考察

1.4 组织学观察

1.5 GA处理实验

1.6 DNA的提取

1.7 基因初定位及分子标记的开发

1.8 RNA的提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

1.9 PCR产物的回收及测序

2 结果与分析

2.1 T135的农艺性状调查

2.2 细胞学观察

2.3 GA通路探究

2.4 突变基因初定位

3 小结及讨论

3.1 表型变化的原因

3.2 候选基因预测

3.3 需要进一步精细定位

第三章 水稻窄叶突变体T88的鉴定及基因定位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田间种植

1.3 农艺性状考察

1.4 石蜡切片观察

1.5 DNA的提取

1.6 基因初定位及分子标记的开发

2 结果与分析

2.1 T88的农艺性状调查

2.2 水稻叶片的细胞学观察

2.3 遗传分析

2.4 突变基因初定位

3 小结及讨论

3.1 表型变化的原因

3.2 转录因子定位

3.3 需要进一步精细定位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稻米粒型既是重要的外观品质之一,也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克隆调控水稻粒型的基因一直是育种工作者的研究热点。水稻粒型是一个复杂的、受多基因控制的性状。本课题第一部分的研究材料是一个以粳稻Kita-ake(北秋)为背景的半矮杆圆粒突变体,命名为T135。我们对Kita-ake与T135的部分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另一方面,为了对调控粒型的基因进行定位,将T135与籼稻IR36进行杂交构建F2分离群体,在分离群体中挑选圆粒单株构建隐性基因池,利用均匀分布在水稻基因组12条染色体上的174个具有多态性的分子标记进行连锁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对野生型Kita-ake与突变体T135的农艺性状进行鉴定,结果显示T135株高相比于Kita-ake降低了约17%,属于半矮秆突变。Kita-ake与T135茎秆节间数相同,T135的矮化是由于节间长度的变化引起的:T135每个节间均比照Kita-ake有所缩短,然而就各节间缩短比例来看,T135的矮化类型更偏向d6型。对茎秆的横截面观察发现,T135的维管束与Kita-ake存在明显的形态差异,且基本组织的细胞层数稍多于Kita-ake,我们猜想这种变化可能是T135茎秆更粗壮的原因。对叶鞘内表皮细胞的观察发现,Kita-ake与T135的细胞长度没有显著差异,推测T135茎秆的缩短是由细胞数目而非细胞长度变化引起的。
  2.水稻茎秆的生长发育往往受多种植物激素调控,其中影响较多的是赤霉素。分别对Kita-ake和T135进行外源GA3处理,结果显示随着GA3浓度的升高,Kita-ake和T135第二叶鞘长度增加,且在10-5mM和10-3mM浓度下,T135第二叶鞘长度稍低于Kita-ake,当GA3浓度达到0.1mM时,Kita-ake和T135第二叶鞘长度趋于一致。T135对外源施加GA3发生响应,在低浓度的GA3处理下恢复部分表型,说明T135体内的GA通路没有缺陷,但T135是否是GA合成缺陷突变体还需进一步验证。
  3.相比于Kita-ake,T135籽粒表现为更加短圆。对农艺性状数据进一步统计结果显示:相对于Kita-ake,T135籽粒粒长减少了约15%,粒宽和粒厚分别增加了约14%和13%;同样的,T135的糙米粒长比Kita-ake减少了约22%,粒宽和粒厚分别增加了约13%和10%。除此之外,T135千粒重也相比于Kita-ake减少约7%。为了探究造成T135粒型变化的原因,我们在细胞学水平上对颖壳外表皮进行了观察。扫描电镜结果显示:T135颖壳外表皮的细胞形态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球状凸起变成脊状凸起,同时细胞宽度增加,我们认为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T135的圆粒表型。
  4.除了株高、粒型之外,T135在叶夹角、穗型、结实率等方面亦发生了变化。调查T135/IR36的F2分离群体发现株高、粒型和叶夹角这三个性状不连锁,推测它们可能由三个不同的基因控制。实验旨在克隆控制其粒型的基因,因此在F2分离群体中挑选圆粒单株进行连锁分析,最终将目的基因定位在第10染色体长臂上,位于分子标记Dly-3与T135-10-13之间,两个分子标记之间的物理距离为1.15M。
  叶片形态是水稻株型的重要构成因素,叶片面积影响光合效率从而影响产量。本课题第二部分的研究材料是一个以粳稻Kita-ake为背景的半矮秆窄叶突变体,命名为T88。对Kita-ake与T88的农艺性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它们在株高、叶宽、籽粒大小及结实率等农艺性状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同时,为了对调控叶宽的基因进行定位,将T88与籼稻IR36进行杂交构建F2分离群体,在分离群体中挑选窄叶单株作为隐性基因池,利用均匀分布在水稻基因组12条染色体上的225个具有多态性的分子标记进行连锁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对野生型Kita-ake与突变体T88的农艺性状进行鉴定,结果显示T88株高显著降低。Kita-ake与T88茎秆节间数相同,因此我们认为T88的矮化是由于节间长度的变化引起的:T88每个节间均比照Kita-ake有所缩短,就各节间缩短比例来看,T88的矮化类型更偏向dm型。
  2.观察Kita-ake和T88的剑叶横截面,发现T88的小维管束数目比Kita-ake减少,推测T88的窄叶表型可能与小维管束的数目减少相关。
  3.利用Kita-ake和T88正反交后代进行遗传分析,结果显示T88的矮秆和窄叶表型由同一个隐性核基因控制。在T88/IR36的F2分离群体中挑选极端窄叶的植株进行连锁分析,最终将目的基因定位在第1染色体长臂上,位于分子标记T88-1-13与T88-1-21之间,两个分子标记之间的物理距离为1.5M。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