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近红外荧光量子点防伪技术的基础研究
【6h】

基于近红外荧光量子点防伪技术的基础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图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防伪技术市场形势

1.1.2 防伪技术的基本要素

1.1.3 量子点的产生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论文结构与研究内容

1.3 小结

第二章 近红外荧光量子点防伪技术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案

2.1 荧光量子点的性质

2.1.1 量子点的基本性质

2.1.2 量子点的光致发光机理

2.1.3 量子点的光学性质

2.2 近红外荧光量子点防伪技术设计方案

2.2.1 单波长荧光量子点防伪技术设计方案

2.2.2 双波长荧光量子点防伪技术设计方案

2.3 设计方案适用性分析

2.3.1 隐蔽性

2.3.2 不可重复性

2.3.3 编码容量

2.4 防伪信息加密措施

2.4.1 加性密匙

2.4.2 乘性密匙

2.4.3 仿射密匙

2.5 防伪技术应用实例

2.6 近红外荧光量子点防伪技术与条形码技术结合的防伪方案

2.6.1 条形码技术概况

2.6.2 条形码技术与量子点防伪技术的相同之处

2.6.3 量子点防伪技术与条形码技术结合实例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荧光测试数据分析

3.1 荧光测试系统

3.1.1 光源

3.1.2 样品平台

3.1.3 光谱检测系统

3.2 温度对于荧光量子点光谱性质的影响

3.2.1 温度对特征峰波长的影响

3.2.2 温度对量子点特征峰值的影响

3.3 单波长荧光量子点防伪技术设计方案分析

3.4 双波长荧光量子点防伪技术设计方案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防伪检测系统设计

4.1 光电检测模块

4.1.1 光电倍增管

4.1.2 光电倍增管的供电和信号输出

4.1.3 实验结果分析

4.2 数据采集模块

4.3 软件分析模块

4.3.1 虚拟仪器技术

4.3.2 程序流程图

4.3.3 基于LabVIEW的数据分析程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本文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文章

展开▼

摘要

荧光量子点防伪技术属于纳米物理学高科技防伪技术,是纳米防伪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于防伪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以建立一种新型的利用近红外荧光量子点作为信息载体的防伪方法为目标,在防伪方法的检验方法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开发了相应的防伪检测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设计单波长以及多波长荧光量子点防伪技术方案;2、搭建光学检测平台,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3、设计防伪检测系统,系统通过光电检测设备将荧光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输入分析软件进行译码,分析软件基于Labview7.0开发环境编写。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根据荧光量子点的发射峰宽度窄且对称、一元激发多元发射等优异光学性质,以荧光特征峰信息为防伪标识物,利用编码技术,将信息加载量子点的荧光中。实验测试结果表明防伪设计方案切实可行,研究结果对近红外荧光量子点的防伪识别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防伪技术打开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