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外资银行渗透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研究
【6h】

外资银行渗透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图、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1.2.2 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度量和分析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银行体系稳定性理论解释

2.1 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定义和理解

2.1.1 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定义

2.1.2 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2.2 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2.2.1 银行运行机制的同有缺陷

2.2.2 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外部因素分析

第三章 外资银行在华渗透现状分析

3.1 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历程和动机

3.1.1 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起步阶段(1979-1990)--“客户跟随”

3.1.2 外资银行在华调整发展阶段(1991-1998)--“市场拓展”

3.1.3 外资银行在华快速壮大阶段(1999-至今)--“优势竞争”

3.2 外资银行在华渗透现状分析

3.2.1 在华外资银行发展现状

3.2.2 外资银行在华渗透策略

第四章 外资银行渗透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4.1 外资银行渗透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4.1.1 负面效应

4.1.2 正面效应

4.1.3 阶段与演化理论

4.2 外资银行渗透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4.2.1 样本和数据

4.2.2 模型建立和变量选择

4.2.3 银行体系稳定性测度

4.2.4 实证检验

4.2.5 实证结论分析

第五章 我国对外资银行渗透的未来应对策略

5.1 合规性策略

5.1.1 加强市场准入规范

5.1.2 建立有效预警和危机处理机制

5.1.3 实施有效的动态监控与退出管理

5.1.4 合理引导和调整外资银行的地区和国别分布

5.2 互相渗透策略

5.2.1 推动中资银行“走出去”

5.2.2 加强我国金融业的创新

5.2.3 加强与外资银行的合作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和未来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近年来,中国对外资银行不断放松进入限制。2006年12月中国银行业已经全面开放,对巨大的中国市场垂涎己久的外资银行加速本地化进程,开始对中国市场的全力冲击,即使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也难以阻止外资银行在华扩张的脚步。在中国,银行是金融体系的核心,银行体系的稳定对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外资银行在华全面渗透过程中究竟会给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定带来怎样的影响,成为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现有的研究主要基于两个视角:时间性研究和阶段性研究。本文是以“阶段理论”为指导,采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选取1999-2008年数据为样本,基于不稳定的内在生成机制,采用指数分析法构建银行体系稳定性月度指数(BSSMI),然后将外资银行渗透程度和其他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变量对于BSSMI进行分段回归,研究外资银行渗透对于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变动和演化过程。研究发现中国银行业开放的过程中,伴随外资银行渗透,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演化过程也可粗略地看出倒“U”形态,与阶段性理论基本相吻合。此外,在危机期间,外资银行在中国采取的微观战略也是影响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