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中心区无车规划研究——以常州市北部新城中心区为例
【6h】

城市中心区无车规划研究——以常州市北部新城中心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3研究意义

1.4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2章 无车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

2.1新城市主义

2.2绿色交通

2.3无车发展与无车规划

2.4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

3.1国外城市中心区无车规划相关案例分析

3.2国内城市中心区无车规划相关案例分析

3.3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中心区无车规划的主要内容

4.1规划目标

4.2规划原则

4.3规划要素

4.4本章小结

第5章 常州北部新城中心区无车规划实践

5.1 无车规划条件分析

5.2无车规划的主要内容

5.3土地利用与用地功能

5.4公共交通规划

5.5停车设施规划

5.6交通无缝换乘规划

5.7步行系统规划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结论

6.2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国内外无车区一览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小汽车拥有量的不断增加,带来诸多社会与环境方面的问题,如空气污染、交通拥堵、能源紧缺、环境质量低下和城市安全问题等。“以车为本”的规划与发展模式使得此类问题日益加剧。人们开始思考和探索新的规划和发展理念,使城市以更加生态、更加健康、更加宜居和更加可持续的方式发展。无车发展(Car-freedevelopment)是近年来很多国家探索和实践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希望以此缓解小汽车发展带来的诸多问题,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目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研究无车发展和规划的相关理论及方法,对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发展目标,塑造宜居的城市环境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论文以城市中心区无车规划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了国内外与无车发展相关的理论,如新城市主义、绿色交通等,对无车发展理念加以阐述和分析,并对各种理念加以比较和辨析。再结合国内外无车发展的案例,分析和归纳城市中心区无车规划的目标和规划原则,并对无车发展的主要规划要素,包括无车区域的适宜规模、用地规划、公交和停车等外部交通支撑要素、内部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的规划以及内外交通换乘规划等加以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常州北部新城中心区规划设计进一步探讨如何在规划实践中进行无车发展规划。最后对城市中心区无车规划的理念和方法加以提炼和总结,提出成功的无车规划的关键要素—高密度混合的用地开发、完善的公共交通规划、合理的停车系统规划、人性化的慢行系统规划以及便捷的无缝换乘规划,以及这些要素在规划中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