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TPI和CTA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6h】

CTPI和CTA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材料

2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论文图片

参考文献

综述:MSCT综合影像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题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CTPI)和血管成像(CTA)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人采用GE Lightspeed 16 pro螺旋CT机先行常规CT平扫,排除脑出血后联合应用CTPI和CTA检查。所得CTPI和CTA源图像均传输至工作站,应用软件进行后处理。获得脑血流量(CBF),脑血容积(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峰值时间(TTP)和峰值增强(PE)各灌注参数图和血管重建图像,整个过程10min内完成,根据所得图像数据指导下一步的治疗,适合病人建议溶栓。所有病人均在发病24~48h后复查头CT或者MR。 结果:7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均为发病24h内就诊,经随访及头颅CT或MRI证实为TIA7例,急性脑梗死66例,其中大脑半球梗死65例,脑干梗死1例。(1)CT平扫:显示责任病灶或者发现早期征象者28例,未见异常者45例。CT平扫对脑梗死诊断的敏感度42.24%(28/66)。发病6h内超急性期就诊患者41例,CT平扫显示异常者9例,未见异常者32例。敏感度21.95%(9/41)。(2)CTPI:显示在所有73例患者中,灌注异常者65例。敏感度为89.04%。7例TIA患者1例见灌注异常,表现为一侧大脑半球大面积灌注减低区。2例小体积脑梗死灌注未见明显异常,其余64例脑梗死患者均见灌注异常表现。和对侧比较缺血中心区及半暗带cBF和CBv均有不同程度减少,MTT和TTP延长,中心梗死区的rCBF、rCBV值低于缺血半暗带区。rMTT、rTTP值较缺血半暗带区延长。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缺血半暗带区和梗死区rCBF和rCBV均为线性正相关,rCBF和rMTT,rCBV和rMTT为线性负相关。 (3) CTA显示:29例经CTA检查,4例TIA患者头CTA均未见明显异常,25例脑梗死患者中,所检出的血管狭窄或闭塞的部位和程度均与灌注异常的部位和缺血范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16例大体积脑梗死患者CTA检查均见异常。中体积脑梗死患者6例,1例为大脑前动脉狭窄,3例为大脑中动脉中狭窄,2例未见明显异常。3例小体积脑梗死患者CTA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20例异常病例中,13例为单一血管病变,7例为多血管多部位狭窄或闭塞,包括双侧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椎基底动脉不同程度狭窄和闭塞。CTA还可清晰地显示钙化斑块,本组病例中,共在11例中发现存在动脉钙化斑块。 结论:CT灌注成像联合CTA检查是早期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可明确低灌注区的存在和大小,位置和相对应动脉的情况,对缺血半暗带也可作出一定程度的推测,可为临床早期溶栓治疗提供半定量的形态学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