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NMDA受体亚单位2B在局灶性脑缺血后脑室下区神经发生中作用的研究
【6h】

NMDA受体亚单位2B在局灶性脑缺血后脑室下区神经发生中作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2.方法

3.结果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论文图片

参考文献

神经干细胞及其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应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题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NMDA受体亚单位2B在正常和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室下区的表达情况及NR2B选择性拮抗剂Ro25-6981对脑缺血后脑室下区神经发生的影响。 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50-280g,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脑缺血再灌注组(又分为NS组和Ro25-6981组)。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均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即缺血90min再灌注3d、7d、14d、21d、28d。然后按如下方法进行: 1、用焦油紫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室下区(SVZ)细胞构筑及病理改变; 2、用免疫组织化学单标技术显示各组大鼠SVZ区NR2B的表达情况:并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技术观察SVZ区Nestin/NR2B阳性细胞的表达; 3、用5-溴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增殖细胞)脉冲式标记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单标技术,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各时间点SVZ区BrdU、Nestin(标记神经前体细胞)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用BrdU累积式标记结合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技术,观察脑缺血28d后SVZ区BrdU/NeuN和BrdU/GFAP双标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 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mean±SD),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个实验组与一个对照组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法(LSD),实验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焦油紫染色结果光镜观察可见正常大鼠SVZ区细胞密集,圆形或椭圆形,核深染,沿胼胝体腹侧向外侧延伸。假手术组镜下所见同正常组。脑缺血后各组SVZ区细胞形态虽无明显改变,但其数目和分布范围较正常组有所扩大。 2、NR2B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各组大鼠SVZ区均可见NR2B阳性细胞,假手术组阳性细胞灰度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MCAO-NS组大鼠缺血侧NR2B灰度值在缺血后3d开始增加,7d达到高峰,21d恢复至正常水平;缺血对侧变化趋势同缺血侧,但幅度较小,仅在缺血再灌7d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注射Ro25-6981后,NR2B的表达量明显降低,缺血再灌后3d、7d、14d与相应时间点的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显示SVZ区存在NR2B与Nestin共存的阳性细胞。 3、BrdU免疫组化染色结果MCAO-NS组大鼠缺血侧BrdU阳性细胞在脑缺血后3d明显增加,7d达到高峰,28d仍高于正常水平;MCAO-Ro组与正常组比较仅在缺血后7d出现一过性的增高。缺血再灌各时间点Ro25-6981组与相应的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4、Nestin免疫组化染色结果MCAO-NS组大鼠缺血侧Nestin阳性细胞灰度值在脑缺血后3d开始增加,7~14d达到高峰,21d明显降低,28d恢复正常;MCAO-Ro组与正常组比较仅在缺血后28d出现一过性的增高,其余时间点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3d、7d、14d、21dRo25-6981组与相应的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5、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双标结果:脑缺血28d后,MCAO-NS组大鼠缺血侧在SVZ周围的实质内可见BrdU/NeuN(标记成熟神经元)双标细胞,偶见BrdU/GFAP(标记星形胶质细胞)双标细胞:给予Ro25-6981后,SVZ区未见BrdU/NeuN细胞表达,偶见BrdU/GFAP阳性细胞。 结论: 1、脑室下区神经干/祖细胞上有NMDA受体亚单位2B的表达。 2、局灶性脑缺血可以诱导脑室下区NR2B的表达增强,NR2B选择性拮抗剂Ro25-6981可抑制这种增强作用。 3、Ro25-6981可抑制局灶性脑缺血诱导的神经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