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姜黄素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粘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6h】

姜黄素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粘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论文图表

参考文献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题目

临床培训小结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姜黄素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结肠粘膜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将6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SASP治疗组(C组)、BMSCs治疗组(D组)及姜黄素联合BMSCs治疗组(E组),每组12只。B组及各治疗组小鼠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灌肠制作UC模型。次日D、E组予以BMSCs1×106个尾静脉注射一次,C组及E组分别每日给予100mg/kg的SASP溶液和50mg/kg的姜黄素溶液腹腔注射,其余组予以同剂量生理盐水替代,于造模后第3天、7天、14天每次处死4只。观察各组实验小鼠的行为、粪便性状及体重变化、结肠大体形态及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结肠组织细胞因子(IL-10、TNF-α)的含量、硝酸还原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含量。
   结果:姜黄素联合BMSCs治疗组较其余各组可以有效减轻小鼠造模后体重的下降,减少腹泻及便血的次数,并且能够显著降低结肠大体形态和组织病理学评分(P<0.05)。与A组比较,造模各组不同时间点小鼠结肠黏膜TNF-α及血清NO、iNOS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IL-10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B组比较,治疗各组不同时间点小鼠结肠黏膜TNF-α及血清NO、iNOS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E组能显著降低不同时间点小鼠结肠黏膜TNF-α及血清NO、iNOS含量,上调IL-10的水平(P<0.05)。C、D组第3天、7天结肠粘膜TNF-α、IL-10的表达,及血清NO及iNOS含量比较无显著差异,第14天的TNF-α及NO、iNOS含量均明显降低,IL-10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D组相比,E组第3天、7天结肠粘膜TNF-α及血清NO、iNOS含量均明显降低,IL-10含量明显升高(P<0.05),第14天以上细胞因子比较差异不显著。
   结论:姜黄素联合BMSCs能够显著减轻TNBS诱导的小鼠UC结肠粘膜的炎症反应,促进受损粘膜的修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促炎细胞因子及上调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