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TLR3mRNA在急性脑梗塞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的表达及氯喹对其表达的影响
【6h】

TLR3mRNA在急性脑梗塞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的表达及氯喹对其表达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1.观察To11样受体3(To11-like receptor3,TLR3)mRNA在急性脑梗塞(Acutecerebral infarct,ACI)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o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的表达及氯喹对其表达的影响。
  2.探讨急性脑梗塞后TLR3在机体中损伤的相关机制,为ACI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2年1月期间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ACI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三天内),随机分为脑梗塞组和氯喹组,每组各50例,氯喹组为PBMC培养基中加入氯喹,并结合MTT试验结果及氯喹药物浓度对细胞的毒性,将氯喹组分为不同浓度(0、12.5、25、50、100μmol/L)的亚组。同期收集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体检中心符合入组标准体检者50例设为对照组。每名入选者均禁食12 h以上,于次日清晨采肘正中静脉血12 ml,以EDTA抗凝,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得到PBMC进行培养。MTT检测PBMC活性;RT-PCR检测PBMC内TLR3 mRNA及干扰素β(Interferon-β,IFN-β)mRNA表达情况;ELISA检测PBMC培养液上清中IFN-β与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含量。
  结果:1.MTT结果显示:
  (1)PBMC培养72h时OD值与培养24h、48h时OD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24h时OD值与48h时OD值比较,二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氯喹浓度200μmol/LOD值与浓度12.5、25、50、100μmol/LOD值相比,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氯喹浓度12.5、25、50、100μmol/L之间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2.RT-PCR结果显示:
  (1)脑梗塞组TLR3 mRNA、IFN-β mRNA与健康组TLR3和IFN-β mRNA相比,表达量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
  (2)氯喹浓度12.5μmol/L时TLR3、IFN-βmRNA与空白对照组TLR3、IFN-β mRNA相比,表达量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
  3.ELISA结果显示:
  (1)培养基血清中,脑梗塞组IFN-β、IL-6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
  (2)氯喹浓度在20μmol/L时,培养基上清中IFN-β、IL-6与空白IFN-β、IL-6相比,含量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
  4.IFN-B与TLR3 mRNA的表达变化趋势呈线性正相关(r=0.756,P<0.01)。
  结论:1.急性脑梗塞后TLR3的表达量上调,可能通过促使细胞因子的分泌参与了机体损伤。
  2.氯喹对TLR3 mRNA的表达有抑制作用,氯喹浓度12.5~100μ mol/L时,能降低炎性因子的产生,起保护作用;当氯喹浓度大于100μmol/L,产生细胞毒性,引起细胞损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