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盐酸戊乙奎醚对创伤性休克兔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6h】

盐酸戊乙奎醚对创伤性休克兔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论文图片

参考文献

莨菪碱类药物对休克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题目

临床培训小结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创伤性休克兔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D-乳酸浓度,小肠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以及小肠组织病理学改变,研究盐酸戊乙奎醚(PHC)对创伤性休克兔复苏后肠黏膜组织的保护作用。
   方法:健康日本长耳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创伤性休克生理盐水复苏组(NS组),生理盐水+低剂量PHC(0.05mg/kg)处理组(PHCL组)、中剂量PHC(0.15mg/kg)处理组(PHCM组)、高剂量PHC(0.45mg/kg)处理组(PHCH组),生理盐水+山莨菪碱(0.68mg/kg)组(ANI组),每组6只。采用Lamson's法建立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分别于休克前(T1),休克末(T2),复苏后0h(T3)、2h(T4)、4h(T5)和6h(T6)检测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采集血液检测血浆DAO活性、D-乳酸浓度。于复苏后6h放血处死动物,取小肠组织检测iNOS活性、NO含量;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学变化。
   结果:各时间点Con组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时间点,六组动物的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时间点,NS组、3个PHC治疗组和ANI组的MAP显著降低,与Con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3~T6各时间点,NS组MAP均未恢复到休克前水平(P<0.05),显著低于Con组、PHCM组和AN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L、PHCH组MAP高于NS组、但低于Con组、PHCM组和ANI组,仅在T4时间点与NS组、T6时间点与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1和T2时间点,六组动物的HR组间、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3~T6各时间点,NS组的HR显著降低,与休克前、Con组和ANI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PHC治疗组的HR均有所降低,与AN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I组的HR略有降低,但与休克前和Co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4~T6时间点,NS组HR低于PHCM组;在T5时间点,NS组低于PHCL组和PHC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1时间点,六组动物血浆DAO活性和D-乳酸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6等时间点,NS组、3个PHC治疗组、ANI组DAO活性和D-乳酸浓度显著升高,与休克前、Con组相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3~T6等四个时间点,NS组血浆DAO活性和D-乳酸浓度显著高于3个PHC治疗组和ANI组,PHCL组和PHCH组血浆DAO活性和D乳酸浓度又显著高于PHCM和ANI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HCM组和AN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组、3个PHC治疗组、ANI组小肠组织iNOS活性及NO含量与Con组比较均有显著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NS组小肠组织iNOS活性及NO含量显著高于3个PHC治疗组、ANI组,PHCL组和PHCH组iNOS活性及NO含量又显著高于PHCM、AN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HCM、AN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PHC低、中、高剂量组和ANI组小肠黏膜损伤较NS组有不同程度减轻,中剂量组和ANI组病变减轻更明显。
   结论:PHC和ANI联合生理盐水复苏能稳定创伤性休克兔的血流动力学;对创伤性休克造成的肠黏膜损伤有确切的保护作用,中剂量的PHC和ANI保护效果更为显著;监测血浆DAO活性、D-乳酸浓度可以评估肠黏膜损伤及屏障功能情况;PHC和ANI对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NOS活性,从而减少NO含量的生成而起作用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