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增殖和再生的实验研究
【6h】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增殖和再生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研究生个人简介

缩略词表

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心脏固有干细胞在急性心肌损伤中的修复作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临床培训小结

致谢

声明

论文审阅认定书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缺血时段和心脏不同部位心肌细胞的增殖变化;探讨年龄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增殖和再生的影响;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并分析心肌梗死后新生的心肌细胞在损伤心肌中可能的修复作用。
  方法:1.青年和老年大鼠均随机各分为两组,采用经口气管插管后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成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对照组开胸置缝线而不结扎。2.分别于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后的第1、3、5、7、10、14、30及60天处死大鼠,采集各部位心肌组织标本。于处死前24和12小时分别给予腹腔注射5-溴-2-脱氧尿苷(Brdu),50mg/kg体重。3.采集的左室梗死区及右室非梗死区心肌标本,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分析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rdu阳性细胞在左室梗死边缘区及右室非梗死区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测定Brdu和c-kit阳性的心肌细胞;α-sarcomeric actin抗体检测增殖的细胞是否为心肌细胞;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
  结果:1.青年大鼠组急性心肌梗死后第5天梗死边缘区和非梗死区Brdu阳性心肌细胞明显增多(p<0.05);第7天梗死边缘区Brdu阳性心肌细胞达高峰,为对照组的5.7倍[(1.26±0.15)%比(0.22±0.06)%,p<0.05],非梗死区为对照组的4.2倍[(0.75±0.12)%比(0.18±0.07)%,p<0.05];第60天两组则无显著差别。实验组第7天梗死边缘区的Brdu阳性细胞数量为右室非梗死区的1.7倍(p<0.05),第14天为1.4倍(p<0.05)。
  2.老年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第5天梗死边缘区和非梗死区Brdu阳性心肌细胞较青年组明显增多(p<0.05)。梗死后第7天,老年大鼠梗死边缘区和非梗死区Brdu阳性率分别为青年组的2.1倍[(2.63±0.12)%比(1.26±0.15)%,P<0.05]、2.4倍[(1.82±0.57)%比(0.75±0.12)%,P<0.05]。梗死第30天时,梗死边缘区和非梗死区两年龄组之间均已无统计学差异(p>0.05)。
  3.凋亡检测结果显示老年大鼠梗死第1天边缘区和非梗死区凋亡指数分别为青年组的1.35倍[(41.7±1.6)%比(30.9±3.8)%,p<0.05]、1.43倍[(26.3±1.6)%比(18.4±3.3)%,P<0.05];第30天时两年龄组之间凋亡指数无统计学差异。
  4.免疫荧光检测显示部分Brdu阳性细胞心肌肌动蛋白标记阳性;梗死边缘区部分Brdu阳性细胞c-kit标记亦阳性,这些细胞核形态较小且圆。
  结论:1.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新生心肌细胞明显增多,梗死边缘区及右室非梗死区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梗死边缘区的心肌细胞增殖/再生又较右室非梗死区更为明显;增殖/再生现象呈时间依赖性。
  2.老年大鼠心肌梗死后新生心肌细胞比例高于青年大鼠;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数量也高于青年组。
  3.年龄能增加心肌细胞对缺血损伤的敏感性,诱导增殖明显,但细胞凋亡也更多,部分抵消了新生细胞修复损伤心肌的作用。
  4.部分新生的细胞心肌肌动蛋白标记阳性,有心肌细胞的特性;部分Brdu阳性的细胞c-kit染色亦阳性,提示部分新生的细胞具有心脏干细胞特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