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激素及免疫靶向药物等三种方案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作用研究
【6h】

激素及免疫靶向药物等三种方案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研究生个人简介

缩略词表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三种方案对ITP患者血小板数量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第二部分 三种方案对ITP患者的治疗作用研究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免疫异常特征与治疗进展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临床培训小结

致谢

声明

论文审阅认定书

展开▼

摘要

目的:课题观察糖皮质激素、免疫靶向药物利妥希单抗(Rituximab,美罗华)联合糖皮质激素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gamma globulin,IVIG)联合糖皮质激素三种方案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治疗作用,初步探讨三种方案对ITP的异常B细胞功能的不同免疫调节作用。
  方法:来自本院血液科2009年至2013年收治的105名ITP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ITP诊断标准。全部病例按治疗方案分为三组,分别为:激素组55例(泼尼松1.0 mg·kg-1·d-1口服);美罗华组31例(利妥希单抗100mg qw×4w静脉滴注,泼尼松25-50mg·d-1口服);丙球组19例(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0.4g·kg-1·d-1×5d静脉滴注,泼尼松1.0mg·kg-1·d-1口服)。三组中激素用量均于病情稳定后递减。治疗前后观察血小板数量及CD19、CD20、CD28、CD80、CD86表达水平,评价激素及免疫靶向药物等三种治疗方案对ITP患者体内异常B细胞功能所致免疫紊乱的调节作用。
  结果:1.血小板数量:治疗后以丙球组血小板上升最快,升至正常值时间最短,激素组次之,美罗华组慢于前两组。2.B细胞水平变化:a激素组治疗前B细胞指标升高,治疗后有所下降(P<0.05);b美罗华组治疗前B细胞指标升高,治疗后1周内降至正常水平(P<0.01);c丙球组治疗前CD80、CD86升高,治疗后无明显改变(P>0.05)。3.三组治疗前后CD28表达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
  结论:1.ITP患者体内B细胞异常活化引起血小板被破坏,导致其数量减少。三种治疗方案均能有效升高ITP患者的血小板数,改善临床出血症状。2.小剂量美罗华能够靶向清除CD20阳性表达的B细胞而升高血小板数,并较长时间维持有效血小板数。3.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升高血小板数量最快、作用最明显,可作为急重症ITP首选治疗,但不能清除体内已产生的B细胞抗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