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行为心理的儿童医院候诊空间设计研究
【6h】

基于行为心理的儿童医院候诊空间设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2.1 儿童医院

1.2.2 候诊空间

1.2.3 国内研究现状

1.2.4 国外研究现状

1.3 相关理论

1.3.1 环境行为学

1.3.2 行为心理学

1.3.3 认知心理学

1.3.4 小结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阅读法

1.5.2 实地调研法

1.5.3 案例分析法

1.5.4 归纳总结法

1.6 论文框架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儿童医院候诊空间概述

2.1 儿童医院概况

2.1.1 儿童医院的发展

2.1.2 儿童医院空间组成

2.2 儿童医院候诊空间

2.2.1 儿童医院候诊空间的组成

2.2.2 儿童医院候诊空间的特征

2.3 儿童医院候诊空间设计的影响因素

2.3.1 医学模式的发展

2.3.2 建筑设计观念的发展

2.3.3 智能技术的运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儿童医院使用者行为心理概述

3.1 行为心理

3.1.1 行为主义心理学

3.1.2 行为的定义与特质

3.1.2 行为的分类与模式

3.1.3 行为的心理过程

3.1.4 心理与空间

3.2 候诊空间使用者的行为心理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儿童医院候诊空间使用者行为心理调研分析

4.1 调研对象的选择及分析

4.1.1 选取对象候诊空间分析

4.2 调研及成果的统计分析

4.2.1 候诊空间使用者行为分类

4.2.2 候诊空间内观察与对话的分析

4.2.3 候诊空间设计要素分析

4.2.4 针对空间和使用者的两份问卷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儿童医院候诊空间设计原则与策略

5.1 儿童医院候诊空间设计原则

5.1.1 趣味性原则

5.1.2 温馨性原则

5.1.3 减压性原则

5.1.4 舒适性原则

5.1.5 安全性原则

5.2 儿童医院候诊空间设计策略

5.2.1 空间大小布局合理 满足科室具体需求

5.2.2 打造趣味候诊空间 营造家庭氛围

5.2.3 把握儿童认知特点 改善医院导向系统

5.2.4 优化空间组成元素与品质

5.2.5 补充功能满足使用者额外需求

5.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门急诊楼作为当今儿童医院重要的构成区域,是陪护人员与病人主要集中的区域。候诊空间又是门急诊楼整体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位置上来说属于公共空间,功能上连接了诊室与交通空间,是家属与患者沟通互动最主要的场所。其空间设计与组织对门急诊楼的秩序有着重大的影响。
  当人们对心理精神层面的需求越来越高的时候,空间环境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通过精心设计的候诊空间能减少使用者的不良情绪。针对功能及使用人群特殊化的儿童医院,其候诊空间被视作可以用来合理减弱患儿及其陪护人员的负面情绪一种重要的空间,这已是儿童医院设计的重要趋势。
  本文在实地调研和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分析了儿童医院候诊空间主要使用人群的不同行为心理需求、儿童医院候诊空间设计的要素,并总结了近年来儿童医学与建筑设计的新观念和新趋势,对其中适用于候诊空间设计的要素进行提炼和总结,综合归纳分析出基于使用者行为心理的儿童医院候诊空间设计策略。期待能够为今后儿童医院候诊空间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照与建议。

著录项

  • 作者

    姚舜禹;

  •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苏州科技学院;苏州科技大学;
  • 学科 建筑与土木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秀慧,蔡爽;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U246.184;
  • 关键词

    行为心理; 儿童医院; 候诊空间; 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