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环氧合酶-2抑制剂预防乳腺癌细胞多药耐药发生的研究
【6h】

环氧合酶-2抑制剂预防乳腺癌细胞多药耐药发生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写索引

声明

第一章绪 论

1.1肿瘤多药耐药概述

1.2多药耐药的机制

1.2.1膜外排泵介导的耐药机制

1.2.2酶介导的耐药机制

1.2.3.凋亡介导的耐药机制

1.3 P-gp的表达调控

1.3.1 NF-κB与MDR1基因

1.3.2 YB-1与MDR1基因

1.3.3 AP-1与MDR1基因

1.4肿瘤多药耐药预防策略进展

1.4.1针对药物外排机制的耐药预防研究

1.4.2嵌段共聚物

1.4.3蛋白激酶C抑制剂用于耐药预防

1.4.4其他

1.5环氧合酶-2及其抑制剂与肿瘤多药耐药

1.5.1 COX-2的结构和功能

1.5.2 COX-2与肿瘤多药耐药的相关性

1.5.3 COX-2通过外排泵参与多药耐药

1.5.4 COX-2通过凋亡途径参与多药耐药

1.6本课题的着眼点和主要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环氧合酶-2抑制剂预防乳腺癌细胞多药耐药发生的研究

2.1 材料

2.1.1主要试剂

2.1.2主要仪器

2.1.3细胞株

2.2 方法

2.3结果

2.4.讨论

第三章主要结论和展望

3.1 主要结论

3.2 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附录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1.应用化疗药物阿霉素(doxorubicin,Doxo)诱导乳腺癌细胞株MCF-7获得性多药耐药发生,以此耐药诱导模型为基础将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与耐药诱导剂量的阿霉素联合作用于MCF-7细胞,检测耐药相关基因及蛋白的变化,探讨塞来昔布对阿霉素诱导MCF-7细胞多药耐药发生的预防作用。2.联合应用塞来昔布及阿霉素,探讨塞来昔布对阿霉素细胞毒效应的增敏作用。3.从MDR1基因转录调控入手,检测相关转录因子在基因、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与DNA的结合活性,探讨塞来昔布下调阿霉素诱导MDR1过表达的机制。 方法:1.四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阿霉素对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寻找适宜的阿霉素浓度及作用时间进行耐药诱导;联合应用阿霉素及低浓度的塞来昔布(无明显细胞生长抑制效应),计算阿霉素对MCF-7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析塞来昔布对阿霉素细胞毒效应的增敏作用。2.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MDR1、MRP1、topoⅡ、GST、NF.KB、c—Jun及YB-1等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3.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检测细胞膜P—糖蛋白(P—gp)表达水平。4.细胞内罗丹明123(Rh0123)潴留实验分析P—gp的功能状态。5.免疫印迹反应(Westernblot法)检测MRP1、NF—κB、c—iun及YB-1蛋白表达水平。6.凝胶迁移滞后实验(EMSA)方法检测转录因子NF—κB及AP-1与DNA的结合活性。7.FCM检测阿霉素、塞来昔布单独作用及联合应用对MCF-7细胞周期的影响。 结果:1.MTT结果显示:阿霉素0.05ug/ml作用于MCF-7细胞,3d后生长受抑制,7d后生长抑制效应明显减弱,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3.70%及9.03%;但在0.5ug/ml的浓度作用下,3d后生长抑制效应明显,7d后抑制效应进一步增强,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0%及72.90%;此表明,阿霉素0.05ug/ml作用7d,可诱导MCF-7细胞耐药发生。2.阿霉素0.05ug/ml处理MCF-7细胞7d与末处理组相比:RT—PCR发现MDR1及MRP1在mRNA水平上调(P<0.01);TopoⅡ及GST在mRNA水平差异性不显著(P>0.05);Western—blot发现MRP1蛋白表达与其mRNA表达水平相一致;FCM显示细胞膜P—gp表达上调,荧光强度为32.66±2.49,而未处理组为4.67_+0.49(P<0.01)。3.与阿霉素0.05ug/ml组相比,阿霉素0.05ug/ml联合塞来昔布(10uM,20uM)处理7d,MDR1、MRP1在mRNA水平下调(P<0.01);其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变化相一致;细胞膜P—gp荧光强度分别为6.41±0.71及5.55±0.50,而阿霉素0.05ug/ml组为32.66±2.49,差异性显著(P<0.01)。4.阿霉素0.05ug/ml联合塞来昔布(10uM,20uM)处理7d,细胞内Rh123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加,分别为373.03±15.41及341.44±11.75,与阿霉素单用组72.77±8.88相比,差异性显著(P<0.0105.阿霉素0.05ug/ml组与未处理组相比,转录因子YB-1、NF—κB和c—Jun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上调;阿霉素0.05ug/ml联合塞来昔布10uM组与阿霉素0.05ug/ml组相比,YB-1、NF—κB和c—Jun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下调。6.阿霉素0.05ug/ml组与未处理组相比,转录因子NF—κB和AP-1的活性明显增高;阿霉素0.05ug/ml联合塞来昔布10uM组与阿霉素0.05ug/ml组相比,NF—κB和AP-1的活性均明显降低。7.阿霉素联合塞来昔布10uM作用48h后,可显著抑制MCF-7细胞的生长,IC50为(0.38±0.04)ug/ml,而阿霉素单用的IC50为(0.67±0.03)ug/ml(P<0.01)。8.与未处理组相比,阿霉素0.05ug/ml组及阿霉素0.05ug/ml联合塞来昔布10uM组,G0+G1期细胞比率均增加(P<0.01),S期细胞比率均减少(P<0.01);塞来昔布10uM单独作用组G0+G1期及S期细胞比率无显著差异性(P<0.05);与阿霉素0.05ug/ml组相比,阿霉素0.05ug/ml联合塞来昔布10uM组G0+G1期细胞比率增加(P<0.01),S期细胞比率减少(P<0.01);G2+M期细胞比率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1.阿霉素0.05ug/ml作用于MCF-7细胞7d可成功诱导多药耐药发生,细胞内MDR1、MRP1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上调。2.在MCF-7细胞中,塞来昔布可有效干预阿霉素诱导的MDR1、MRP1过表达,预防多药耐药的发生。3.塞来昔布下调MDR1基因表达与抑制转录因子YB-1、NF—κB和AP-1的表达及活性相关。4.塞来昔布对阿霉素的细胞毒效应有明显的增敏作用,可将MCF-7细胞阻滞于G0+G1期。 综上所述,环氧合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可通过多种机制预防乳腺癌细胞多药耐药的发生,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