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军人精神疾病预测量表的研制
【6h】

军人精神疾病预测量表的研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精神疾病可预测性因素的分析

1.3精神疾病筛查现状

1.4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1.5研究设计

第二章对象和方法

2.1编制初量表

2.2对象

2.3测试工具

2.4研究方法

2.5统计方法

第三章结果

3.1样本的一般情况

3.2因子分析

3.3信度检验

3.4效度检验

第四章讨论

4.1关于量表的构造

4.2关于量表信度检验

4.3关于量表效度检验

4.4本研究存在问题

第五章结论

致 谢

参考文献

综述 精神疾病危险因素及早期预测性研究

附录 军人精神疾病预测量表(部分)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大量研究表明,精神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日益严重,也造成了部队非战斗性减员增多,因病不能继续服役的军人中有超过一半是因为精神疾病。目前,军人尤其是新兵的精神疾病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要减少精神疾病所致的残疾和负担,最好的方法是进行早期预测及早期干预。 目的:编制适合于我国军人的精神疾病预测量表(MMDPS),并检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方法:通过分析精神疾病的病因学、相关危险因素、前驱症状等,结合心理应激理论,建立理论构想、编写条目,从而编制军人精神疾病预测量表初稿,初量表设10个维度(分别为家族和既往史、个性特征、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防御、前驱症状、精神病性、情感障碍、神经症、人格障碍)、102个条目。随机整群抽取1400名现役官兵使用本量表进行测试,并随机对其中57人同时测试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4人测试中国军人心理健康量表(CMMHS)、对61人测试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在测试本量表1周后随机对其中53人进行重测。于2007年12月随机整群选取8269名新兵在使用本量表进行测试后,进行1年的精神疾病发病情况的随访。经探索性因子分析、Cronbach’α系数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等,检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结果:根据因子分析结果,提取11个因子,分别命名为心理防御不良、精神病性、抑郁、神经症、应激源、人格偏移、个性内向、躁狂、社会支持缺乏、家族和既往史、成长经历,另加一个掩饰因子,正式量表含有90个正式条目及6个掩饰条目。总量表重测信度为0.867,分量表为0.397~0.803,P均<0.01;总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858,分量表为0.356~0.769,P均<0.01。MMDPS各因子间,除F10与F11之间相关无显著性外,量表其余各因子之间及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17~0.844(P<0.01)。除F10外MMDPS各因子与SCL-90各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94~0.892(P<0.05或0.01);MMDPS除F10、F11外的各因子与CMMHS各因子均呈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280~0.887(P<0.05或0.01);EPQ的P分与本量表总分、F2、F3、F4、F5、F9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19~0.492(P<0.05或0.01),N分与本量表总分、F2、F3、F4、F5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07~0.465(P<0.05或0.01)。对新兵的随访研究发现,发生精神疾病的军人MMDPS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未发生精神疾病的军人;MMDPS确定的军人精神疾病高危人群精神疾病发生率为9.9%,而非高危军人精神疾病的发生率为0.3%,高危军人发生精神疾病的相对危险度(RR)为28.349(95%CI=13.329~60.294)。 结论:本研究初步完成了军人精神疾病预测量表的编制工作,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军人精神疾病预测量表的理论构想与最终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运用于军事心理学相关方面的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