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苏州西山岛传统聚落空间的生态适应性探析与提升研究
【6h】

苏州西山岛传统聚落空间的生态适应性探析与提升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1 城乡发展背景

1.1.2 “美丽乡村”背景

1.1.3 乡村空间重构需求背景

1.1.4 生态环境建设背景

1.2 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选题依据

1.3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1.3.1 基本概念

1.3.2 理论基础

1.4 研究对象、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传统聚落的生态思想与生态空间分析

2.1 传统聚落的先行研究

2.1.1 国内研究

2.1.1 国外研究

2.2 传统生态思想

2.2.1 风水观念

2.2.2 适度利用

2.2.3 俭德思想

2.3 聚落空间与生态空间

2.3.1 聚落空间形态与构成

2.3.2 聚落空间的生态适应性表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山岛传统聚落的外部空间生态适应性

3.1 西山岛环境概况

3.1.1 地理区位

3.1.2 自然环境

3.1.3 资源条件

3.1.4 历史沿革

3.2 聚落形态与布局

3.2.1 形态种类

3.2.2 选址因素

3.2.3 聚落布局的生态适应性

3.3 聚落街巷空间

3.3.1 街巷形态特征

3.3.2 街巷物理环境的生态适应性

3.4 水体空间

3.4.1 水体形态特征

3.4.2 聚落内水体的生态适应性

3.5 植物景观空间

3.5.1 农业——景观一体化

3.5.2 植物景观的生态适应性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山岛传统聚落民居空间生态适应性

4.1 西山岛传统聚落民居

4.1.1 传统民居现况

4.1.2 传统民居形iti0

4.2 民居形态的生态适应性

4.2.1 优化风环境

4.2.2 热环境的调控

4.2.3 空间布置

4.3 民居构造的生态适应性

4.3.1 木构架的选用

4.3.2 保温隔热

4.3.2 排水防潮

4.3.3 建材利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态适应性下的传统聚落空间提升策略

5.1.2 能源层次结构单一

5.1.3 空间形态损坏

5.1.4 传统民居无法满足需求

5.2 基于生态适应性的改造策略

5.2.1 改造目标

5.2.2 改造原则

5.2.3 改造模式

5.3 涵村外部空间生态适应性提升设计

5.3.1 涵村概况及项目背景

5.3.2 选址布局优化

5.3.3 改善村内通风

5.3.4 水体整治

5.3.5 材料选用

5.4 涵村传统民居生态适应性提升设计

5.4.1 提升通风质量

5.4.2 改善遮阳采光

5.4.3 空间利用优化

5.5 生态适应性提升改造过程中的再思考

5.6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在“美丽乡村”工程不断开展实施的背景下,本文试图探析其西山岛传统聚落聚落所遗存的生态适应性以及在当代困境下所应采取的提升策略。“生态适应性”的提出是聚落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交互程度的重要标志。古代先人们所创造的大量自觉朴素的生态思想与经验手段都积累于传统聚落之中。随着传统聚落的发展中逐渐遇到的困境,这些思想与经验逐渐转化对传统聚落提升的具体生态策略和技术措施,并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和案例借鉴。
  本论文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学等角度出发,借鉴相关学科的基础与前沿理论,通过对西山岛传统聚落的实地调研、勘察,在对所搜集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删选、分类、提取的基础上,尝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西山岛传统聚落所含有的传统的生态适应性要素进行分析和总结。
  随着当代传统聚落的自身发展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行为方式的转变,其西山岛传统聚落的一些严峻的生态问题也逐渐浮出表面。本文借由西山岛涵村“美丽乡村”项目,寻找一条适合西山岛传统聚落生态适应性提升的道路。涵村提升改造设计建立在对涵村和西山岛传统聚落生态适应性现状全面认知的理论基础上,运用先进的改造模式,探索对原有生态适应性的提升方式,并能对西山岛乃至江南地区其他传统聚落的提升改造提供技术参考和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