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财务杠杆的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研究——以新能源上市公司为例
【6h】

基于财务杠杆的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研究——以新能源上市公司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主要概念界定

2.2 代理理论

2.2.1 股东和经理人的利益冲突

2.2.2 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冲突

2.2.3 股东内部的利益冲突

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1 老股东和新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2.3.2 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2.4 行为金融理论

2.4.1 过度自信

2.4.2 从众行为

2.4.3 短期主义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财务杠杆对过度投资的影响分析

3.1 一般情况下的财务杠杆对过度投资的影响分析

3.2 不同性质企业的财务杠杆对过度投资的影响分析

3.2.1 企业所有权性质对财务杠杆与过度投资关系的影响分析

3.2.2 企业成长性特征对财务杠杆与过度投资关系的影响分析

3.2.3 企业经理人特征对财务杠杆与过度投资关系的影响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证研究

4.1 我国新能源行业投资与发展状况分析

4.2 研究假设

4.3 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

4.3.1 样本选择

4.3.2 变量定义

4.4 模型设计

4.4.1 新能源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存在性检验

4.4.2 财务杠杆对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

4.5 实证分析

4.5.1 描述性统计与变量相关性分析

4.5.2 回归分析

4.6 实证分析的结论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附录:相关样本数据

展开▼

摘要

投资活动是企业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正确的投资决策引领企业走向兴盛,而错误的投资决策将导致企业面临危机甚至走向破产。在错误的投资决策中,又包括投资不足与过度投资两种情况,其中,过度投资对企业的影响更为深远。因此,近年来关于过度投资及其相关治理的研究不断增加。理论方面逐渐形成了诸如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行为金融理论等但是实证研究的结却论并不一致,有的学者认为上市公司中过度投资问题严重,而有的则认为投资不足也不容小觑,更多的则是认为在上市公司中同时存在这两种现象。负债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与治理方式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并引起了笔者的关注。据相关研究表明由负债引起的财务杠杆效应会对企业投资产生两种不同的影响,其一是负债增加了股东-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代表股东利益的经理人会增加对高风险项目甚至是净现值为负的项目的投资,由此导致资产替代行为,或者,经理人会减少对整个公司而言有利可图但收益绝大部分归债权人所有的项目的投资,由此导致投资不足;其二是负债可以减轻股东-经理人冲突带来的过度投资行为,负债具有相机治理作用。那么在我国上述两种影响哪种占主导,在不同类型的企业当中又是否会有不同,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
   本文首先对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其次对财务杠杆对过度投资进行了影响分析并提出相关假设,最后,通过选取新能源上市公司2008-2011年的相关数据加以验证,从而得出有关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我国新能源上市公司中总体而言并不存在过度投资问题;财务杠杆对过度投资行为产生了一定的治理作用,但是结果并不显著;较国有上市公司而言,财务杠杆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的治理作用更明显;在低成长性上市公司中,财务杠杆的治理作用占主导而在高成长性上市公司中,结果则刚好相反;财务杠杆对非过度自信经理人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产生了治理作用而在过度自信经理人公司中,结果也刚好相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