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包容性理念下旧城社区更新规划策略研究--以苏州吴中区为例
【6h】

包容性理念下旧城社区更新规划策略研究--以苏州吴中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1城市发展转向内涵化

1.1.2旧城社区更新的重要性

1.1.3旧城社区更新中利益关系趋向多元化

1.1.4旧城社区的多样化社会需要平衡与维系

1.2研究目的、目标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目标

1.2.3研究意义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1.4研究框架

2.1.1包容性

2.1.2社区

2.1.3社区更新

2.2国内外相关理论

2.2.1有机更新

2.2.2公众参与

2.2.3倡导规划

2.2.4社区规戈U师制度

2.3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3.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3.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4旧城社区更新案例研究

2.4.1建立包容性多方关系——英国硬币街社区

2.4.2社区组织影响社区更新——美国的华盛顿沃顿七区

2.4.3功能置换,唤醒旧日风貌——香港美荷楼

3.1包容性理念研究

3.1.1传统文化中的包容性

3.1.2经济学领域中的包容性

3.1.3城乡规划领域中包容性

3.2包容性理念的内涵及核心准则

3.2.1包容性的内涵

3.2.1包容性的核心准则

3.3包容性理念与旧城社区更新的内在逻辑

3.3.1包容性是旧城社区更新的价值标准

3.3.2包容性平衡了更新中参与主体的关系

3.3.3包容性维护了多样融合的社会与空间

3.3.4包容性确保了共享的公共服务

4.1社区的发展历程

4.1.1 1949-1978年社会主义初期国家包揽的住区建设

4.1.2 1979-1999年改革开放初期住房逐渐商品化

4.1.3 1999-2010年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社区建设

4.1.4 2010-至今社会转型,寻求包容性

4.2包容性视角下我国旧城社区更新的问题

4.2.1更新目标多以经济发展为导向

4.2.2更新过程中社区缺乏话语权

4.2.3大规模更新盛行,社区空间破碎

4.2.4邻里关系淡薄,社会隔离

4.2.5社区空间绅士化,居住空间分异凸显

4.2.6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不足,结构失衡

第五章包容性理念下旧城社区更新规划策略研究

5.1理念框架

5.2坚持人本的发展目标

5.2.1更新目标以居民意愿为导向

5.2.2注重长期发展。实施更新时序引导

5.2.3坚持回访,吸取意见

5.3构建平衡的参与主体

5.3.1转变政府角色,建设服务政府

5.3.2规范开发商介入,有效引导市场

5.3.3培育社区组织。完善公众参与

5.4建设多样的社区空间

5.4.1采用渐进的更新方式

5.4.2延续旧区尺度,注重用地复合

5.4.3维护旧日风貌,置入新生功能

5.5推动融合的社区文化

5.5.1营造公共空间,重塑邻里关系

5.5.2拓展参与途径,促进内外融合

5.6提供可负担的住房选择

5.6.1完善保障房建设与管理

5.6.2建设不同人群混合的社区

5.7完善共享的公共服务

5.7.1完善均等化、多样化公服设施

5.7.2建立步行友好的1日城社区

第六章包容性理念下旧城社区更新规划策略应用

6.1苏州吴中旧城社区基本概况

6.1.1吴中概况

6.1.2吴中旧城现状

6.1.3旧城典型社区——蠡墅社区现状概况

6.2包容性理念下蠡墅社区更新规划策略应用

6.2.1深入调研,明确包容的更新目标

6.2.2开展公众参与,培育社区组织力量

6.2.3提升空间环境,维护蠡墅特色风貌

6.2.4营造公共空间,促进社区文化融合

6.2.5补足基础设施,完善公服配套

6.2.6发展文创产业,建设蠡墅老街

6.2.7构建更新评估体系,多元资金渠道保障实施

7.1主要结论

7.2研究不足

7.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