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飞秒激光作用下金属薄膜表面瞬态反射现象研究
【6h】

飞秒激光作用下金属薄膜表面瞬态反射现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飞秒激光

1.1.1 飞秒激光技术的发展

1.1.2 飞秒激光器的分类

1.1.3 飞秒激光的特点

1.2 飞秒激光超快过程

1.3 泵浦-探测技术

1.3.1 泵浦-探测技术的测量原理

1.3.2 泵浦-探测技术实验的基本光路

1.3.3 泵浦-探测技术的研究意义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1.4.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激光加热金属理论

2.1 金属中的热载流子

2.1.1 热载流子的微观传热方式

2.1.2 热载流子的特征时间

2.2 激光加热金属的理论模型

2.2.1 微尺度传热理论及热通量方程

2.2.2 微尺度多步传热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飞秒激光泵浦-探测实验系统的搭建以及样品薄膜的制备

3.1 飞秒激光泵浦-探测系统主要仪器的选取

3.1.1 飞秒激光系统

3.1.2 泵浦-探测实验系统的搭建

3.1.3 泵浦-探测实验中零点的标定

3.1.4 实验中提高信噪比的措施

3.1.5 泵浦-探测实验测试软件的使用

3.2 实验样品的制备

3.2.1 薄膜衬底的清洗

3.2.2 磁控溅射制备金属薄膜

3.2.3 膜层退火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单泵浦光束作用下金属薄膜表面单次瞬态反射率突变现象研究

4.1 银膜表面的单次瞬态反射率突变现象研究

4.2 钴膜表面的单次瞬态反射率突变现象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单泵浦光束作用下金属薄膜表面多次瞬态反射率突变现象研究

5.1 铬膜表面多次瞬态反射率突变现象研究

5.2 NiFe合金膜表面多次瞬态反射率突变现象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双泵浦光束作用下金属薄膜表面瞬态反射现象研究

6.1 实验的理论基础

6.2 实验系统的搭建

6.3 双光束泵浦-探测金属表面的瞬态反射率变化

6.3.1 双光束泵浦-探测铂金薄膜表面瞬态反射率的实验研究

6.3.2 双光束泵浦-探测银薄膜表面瞬态反射率的实验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研究生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飞秒激光技术在能源、材料、信息技术和微加工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飞秒激光作用下材料内能量转换与传递过程的微观机理是重要的研究内容。能量转换与传递过程在微观层面上体现为载流子间的相互作用,其作用时间极短,一般都处在皮秒至飞秒量级。飞秒激光瞬态热反射(FTTR)技术通常又称为飞秒激光泵浦-探测技术,可以用来分辨并观测这些载流子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是观测微观能量转换与传递过程及对其规律进行研究的主要实验手段。本文主要研究了飞秒激光对金属薄膜进行加热后,金属薄膜表面的瞬态反射率的变化现象,详细讨论了金属内电子的热输运过程。主要概括如下: 1.简单介绍了双温模型、三温模型和非热模型三种针对超短脉冲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模型,用以描述金属内不同载流子之间的非平衡态热输运过程。 2.介绍了进行泵浦-探测实验的准备工作,包括实验系统的搭建和实验样品的制备两部分。讨论了实验系统中的主要仪器的选择,介绍了主要仪器的参数及其工作原理;介绍了磁控溅射镀膜原理、镀膜设备以及退火原理和退火设备等。 3.对Ag薄膜、Cr薄膜、Co薄膜和NiFe合金薄膜进行了单泵浦光束的泵浦-探测实验,阐述了具体实验过程,描述了薄膜的瞬态反射率曲线的变化趋势,分析了薄膜内电子和声子的运动规律,重点讨论了当电-声子发生非平衡弛豫时,通过探测薄膜表面的反射光而得到的瞬态反射率曲线的变化规律以及电子的热化时间、加热时间等的变化。另外,在以玻璃作为衬底的Cr薄膜和NiFe合金薄膜上发现了多次瞬态反射率突变现象,这个现象在使用单束泵浦激光光束加热的泵浦-探测实验中很少被详细的讨论。 4.为深入研究多次瞬态反射率突变现象,搭建了双泵浦光束的实验系统。对Pt薄膜和Ag薄膜进行了双光束泵浦-探测实验研究。在对Pt薄膜上的瞬态反射率信号的研究中,发现在20 nm的玻璃衬底的Pt薄膜的瞬态反射率曲线上出现了一个在单泵浦光束加热的泵浦-探测实验中很少出现过的现象:薄膜在双飞秒激光泵浦光束的作用下,△R/R曲线急剧下降到一个低值后,在最长达到约130 ps的延迟时间内△R/R曲线维持在低反射率状态,随后△R/R曲线再上升到热平衡状态。由于薄膜内的电子温度与薄膜的瞬态反射率值成正比,所以也表明Pt薄膜内的电子温度在130 ps的时间内维持在低温状态。另外在对Ag薄膜进行双泵浦光束实验时,在小于15 ps的时间延迟内发现了多至4次的瞬态反射率突变现象,说明在小于15ps的延迟时间内Ag薄膜内的电子温度发生了多次急剧的上升或下降。这些现象的出现对研究飞秒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机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