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弓形虫ROP18调控宿主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机制研究
【6h】

弓形虫ROP18调控宿主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主要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弓形虫的致病机制

1.2 细胞凋亡和凋亡的线粒体通路

1.3 弓形虫感染抑制宿主细胞凋亡

1.4 ROP18的研究现状

1.5 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弓形虫p3XFLAG-Myc-CMVTM-24-ROP18在宿主细胞中表达

2.1 实验仪器和材料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耗材

2.1.3 实验试剂

2.1.4 试剂配制

2.1.5 菌种与细胞株

2.2 实验方法

2.2.1 p3XFLAG-Myc-CMVTM-24-ROP18的大量提取

2.2.2 293T细胞的复苏与传代

2.2.3 p3XFLAG-Myc-CMVTM-24-ROP18转染293T细胞

2.2.4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ROP18的表达

2.3 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弓形虫ROP18对宿主细胞凋亡的影响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耗材

3.1.3 实验试剂

3.1.4 试剂配制

3.1.5 细胞

3.2 实验方法

3.2.1 293T细胞的复苏和传代

3.2.2 293T细胞的转染与凋亡诱导

3.2.3 Annexin V-FITC/PI法检测293T细胞凋亡

3.2.4 数据统计

3.3 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弓形虫ROP18对宿主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4.1 实验仪器与材料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耗材

4.1.3 实验试剂

4.1.4 细胞

4.2 实验方法

4.2.1 293T细胞的复苏和传代

4.2.2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色素C在细胞线粒体与胞浆内的分布

4.2.3 JC-1法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

4.3 结果

4.3.1 细胞色素C在线粒体、胞浆的分布

4.3.2 JC-1检测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结果

4.4 讨论

第五章 弓形虫ROP18调控宿主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机制

5.1 实验仪器与材料

5.1.1 实验仪器

5.1.2 实验耗材

5.1.3 实验试剂

5.1.4 试剂配制

5.1.5 细胞

5.2 实验方法

5.2.1 293T细胞的铺板

5.2.2 293T细胞的转染与凋亡诱导

5.2.3 293T细胞RNA的提取

5.2.4 cDNA的合成

5.2.5 Bcl-2、Bax标准品的制备

5.2.6 实时荧光定量PCR绝对定量法测定Bcl-2、Bax拷贝数

5.3 结果

5.3.1 PCR扩增bcl-2与bax基因结果

5.3.2 载体pTG19-T-Bcl-2与pTG19-T-Bax鉴定结果

5.3.3 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

5.4 讨论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课题

展开▼

摘要

目的:
  将表达刚地弓形虫ROP18的真核表达载体在293T细胞中表达,研究弓形虫ROP18对宿主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调控细胞凋亡的机制。
  方法:
  复苏实验室已构建的含有p3XFLAG-Myc-CMVTM-24-ROP18质粒的菌株,以无内毒素质粒大量提取试剂盒提取质粒。使用阳离子聚合物RonfectTM将质粒转染至293T细胞中,于24h、36h、48h、60h收集转染后细胞,用抗c-myc标签抗体Wen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不同时间点ROP18的表达量。
  24孔或6孔培养板中接种293T细胞,分别设对照组和转染组,培养24 h后向转染组细胞中转染ROP18。使用0.5μg/ml放线菌素D(Act D)处理细胞24h从而诱导凋亡。于转染后24h、36h、48h、60h收集细胞,分别检测以下指标。
  将细胞用AnnexinⅤ-FITC/PI染色,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
  将细胞线粒体与胞质分离,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色素C在线粒体与胞质中的分布。细胞经JC-1染色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
  提取标本中RNA并反转录为c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Bcl-2基因及Bax基因的拷贝数并计算两者比值。
  结果:
  转染后24h、36h、48h、60h的细胞,Western blotting均能检测出55 kDa处特异性条带,与ROP18分子量大小相同,且ROP18表达量由24h至60h呈递增趋势。
  转染后24h、36h、48h,ROP18转染组细胞凋亡率均低于未转染组,其中48h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60h两组凋亡率无差异。
  转染24h、36h后细胞线粒体细胞色素C含量ROP18转染组高于未转染组(P<0.05),而细胞胞浆中细胞色素C含量低于未转染组(P<0.05)。转染24h、36h后线粒体跨膜电位ROP18转染组高于未转染组(P<0.05)。
  转染后36h、48h、60h,ROP18转染组Bcl-2与Bax比值明显高于未转染组(P<0.05)。
  结论:
  在宿主细胞中成功表达弓形虫ROP18蛋白。弓形虫ROP18能抑制宿主细胞凋亡。其机制是弓形虫通过分泌ROP18,上调宿主细胞Bcl-2/Bax比值,阻止细胞色素C释放和线粒体跨膜电位耗散,保护宿主细胞线粒体膜完整性,从而调控宿主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