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清神经颗粒素、缺氧诱导因子-1及E-选择素在急性颅脑损伤评估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6h】

血清神经颗粒素、缺氧诱导因子-1及E-选择素在急性颅脑损伤评估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理想的生物学标志物应具备的条件

1.3 TBI的生物学标志物

1.4 神经颗粒素(neurograinin,NG)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结 果

3.1 纳入研究的TBI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3.2 急性TBI与健康对照组NG血清水平比较分析

3.3 急性TBI与健康对照组E-选择素血清水平比较分析

3.4 急性TBI与健康对照组HIF-1血清水平比较分析

3.5 轻、中、重度TBI组NG、E-选择素及HIF-1血清分布特点

3.6 原发性和继发性TBI组NG、E-选择素及HIF-1血清分布特点

3.7 比较分析NG、E-选择素及HIF-1对TBI的诊断价值

3.8 TBI患者血清NG水平与E-选择素、HIF-1及实验室其他生化、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讨 论

4.1 NG与TBI的相关性及其可能机制

4.2 影响NG血清水平的相关因素

4.3 NG与脑神经系统相关疾病讨论

3.4 本研究的局限性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语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神经颗粒素(neurograinin,NG)是一种突触后蛋白并且可以在大脑特异性表达,是Ca2+敏感性的钙调蛋白(calmodulin,CaM)性结合蛋白,介导连接突触后Ca2+钙调蛋白信号途径和PKC介导的第二信使信号途径。目前对于NG这种脑特异性蛋白质的大部分生物学作用仍未明了。近年来国外对于NG的研究主要涉及于记忆、脑退化、认知功能等相关性研究。国内关于NG的研究亦主要集中在蛋白激酶信号传导过程中的功能以及突触可塑性的研究。最新的研究发现,在应激过程中NG有可能参与了脑神经元形态学的改变,以及改变了神经元突起的数量,所以NG可能参与在应激过程中脑功能以及行为的变化,然而NG在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清水平的变化以及它与一系列神经功能改变及预后的生物学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目的:探讨NG联合缺氧诱导因子-1(HIF-1)及E-选择素(E-selectin)作为急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外周血生物学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71例TBI患者为无锡市101医院急诊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经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确诊,85例正常对照组为无锡市中医医院体检正常者,排除心肺疾患、高血压病、糖尿病及血液系统疾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法分析TBI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的NG、缺氧诱导因子-1及E-选择素水平;采用凝固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采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描述统计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相关因素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采用ROC曲线面积进行筛选方法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71例TBI患者血清NG中位数为850.51ng/L,85例正常对照组血清NG中位数为612.44ng/L,TBI患者血清NG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高(χ2=36.146,P=0.000),NG在TBI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分布的ROC曲线面积为0.769,95%可信区间0.699–0.840,约登指数即敏感性+特异性-1为0.469,对应的截断值为810.01ng/L。TBI患者的年龄、性别、格拉斯分评分与血清NG水平无显著相关性,NG与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及FDP相关.。71例TBI患者血清E-选择素中位数48.11ng/L,血清HIF-1中位数402.20ng/L,85例正常对照组血清E-选择素中位数47.34ng/L,血清HIF-1中位数402.71ng/L,TBI患者血清HIF-1和E-选择素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结论:NG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在TBI诊断方面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研发颅脑损伤患者的快速诊断的临床生物学标志提供了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