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代冰雪山水画研究
【6h】

当代冰雪山水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 要

目 录

图表目录

绪 论

1选题意义

2 研究现状

3 研究方法

第一章“四时”时空中的雪景山水画

1.1传统雪景山水画的产生和源流

1.1.1初露锋芒的唐、五代雪景山水

1.1.2繁荣鼎盛的宋代雪景山水

1.1.3归于平淡的元、明、清雪景山水

1.2传统雪景山水画的表现语言

1.2.1留白法

1.2.2施粉法

第二章 当代冰雪山水画的发展与开拓

2.1当代冰雪山水画生成

2.1.1时代审美的嬗变

2.1.2中外艺术启蒙

2.1.3地域意识引发的文化自觉性

2.2 冰天雪地各不同

2.2.1古为今用——赵望云

2.2.2 推陈出新——李明久

2.2.3创新立境——于志学

2.2.4 冰雪画家拓展

2.3当代冰雪山水画语言体系的构建

2.3.1绘画材料

2.3.2 笔墨语言

2.3.3表现技法

2.3.4学术观点

第三章 当代冰雪山水画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3.1雪花漫天飞——冰雪山水画的繁荣景致

3.2冰雪新面貌——与传统雪景山水画之比较

3.2.1审美意象的变化

3.2.2表现题材的拓宽

3.2.3图式构成的变化

3.2.4表现技法的丰富

3.2.5绘画材料的变革

3.2.6角色配位的转变

3.2.7美学内涵和绘画理论的丰富

3.3关于当代冰雪山水画的思考

结 语

参 考 文 献

致 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附录:赵望云、李明久、于志学主要冰雪山水画作品

展开▼

摘要

上个世纪是中国画又一转型变革期,其中的冰雪山水画作为从传统步入现代的一个典型范例,已然成为当代山水画研究中颇受关注的部分。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对历代雪景山水画的发展脉络及表现语言予以梳理,再结合时代因素对当代冰雪山水画的风格图式、笔墨语言以及颇具代表性的画家个案等问题进行剖析解读。笔者期冀通过对这一绘画题材的研究,让人们深入理解当代冰雪山水在语言、风格、形式上的变革意义,并对当下冰雪山水画的创作有所启迪。 首先,笔者通过传统中国画文献与传世作品的研究,试图对传统雪景山水的产生及发展脉络进行简单的回顾,在不同时期雪景画家的代表作品、风格特点、历史价值的比较中,阐述了传统雪景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和审美内涵。其次,再结合时代背景剖析了当代冰雪山水风格嬗变的诸多因素,其中既涉及时代审美嬗变、中外文化交流,也涉及缘于北方画家地域意识而引发的文化自觉。对此,笔者选取当代冰雪山水的三位艺术家予以比较,并通过图像分析,分析了代表三种不同风貌的冰雪山水画中所呈现出的传统笔墨因素、外来文化影响,以及通过对绘画材料和笔墨语言等进行革新而拓展出的新境界。笔者尤其对以于志学为代表的冰雪山水在笔墨、技法、材质以及绘画理论等诸多方面的贡献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在笔墨技法以及绘画观念上的突破,是其冰雪山水画图式革新的基础,同时也满足了新时代的审美需求。 最后,笔者总结了当代冰雪山水画在诸多方面呈现的繁荣景象,并在古今冰雪山水的比较中,系统阐述了二者在审美意象、表现对象、表现技法、角色配位、美学内涵等方面的差异。正是由于当代冰雪山水画在绘画语言和表现形式层面的自主探索,试图通过技法、材料上的尝试,打破传统雪景山水画相对单一的语言形式,从而探索出冰雪山水画的现代语言,并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赋予了画面新的美感,拓展了人们的审美认知和审美经验。

著录项

  • 作者

    张雅娜;

  •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

  • 授予单位 江苏大学;
  • 学科 美术学(中国画研究)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佳宁;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建筑设计;
  • 关键词

    当代;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