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分子单体聚乙二醇单乙醚甲基丙烯酸酯的合成新技术
【6h】

大分子单体聚乙二醇单乙醚甲基丙烯酸酯的合成新技术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乙氧基化反应技术进展

1.1.1含活泼氢化合物的乙氧基化

1.1.2不含活泼氢化合物羧酸酯的烷氧基化

1.1.3乙氧基化反应设备的研究

1.2酯交换反应研究进展

1.2.1酯交换反应机制

1.2.2酯交换反应催化剂

1.3(聚)乙二醇单醚(甲基)丙烯酸酯

1.3.1乙二醇单醚甲基丙烯酸酯

1.3.2聚乙二醇单醚(甲基)丙烯酸酯的应用

1.3.3聚乙二醇单醚(甲基)丙烯酸酯的合成

1.4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乙酸乙酯一步法乙氧基化合成聚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

2.1引言

2.2主要试剂及仪器

2.2.1主要试剂

2.2.2实验仪器

2.3实验

2.3.1催化剂制备

2.3.2乙氧基化合成

2.4分析

2.4.1红外光谱法(FT-IR)分析

2.4.2电喷雾质谱法(ESI-MS)分析

2.4.3皂化价(SV)求取平均分子量M

2.5结果与讨论

2.5.1产物的结构解析

2.5.2催化剂的筛选

2.6本章小结

第三章酯-酯交换法合成聚乙二醇单乙醚丙烯酸酯类大分子单体

3.1引言

3.2实验仪器及试剂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实验部分

3.3.1模拟反应体系中筛选催化剂和阻聚剂

3.3.2 PEGMEMA产品的合成

3.4分析

3.4.1气相色谱(GC)法定量分析

3.4.2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产物产率

3.4.3红外光谱法(FTIR)分析

3.5结果与讨论

3.5.2产物的结构分析

3.5.3在模拟反应体系中筛选催化剂和阻聚剂

3.5.4 PEGMEA与EMA酯-酯交换反应条件优化

3.6本章小结

第四章丙交酯及乙酸乙烯酯的直接烷氧基化反应探索

4.1引言

4.2实验仪器及试剂

4.2.1实验试剂

4.2.2实验仪器

4.3实验部分

4.3.1催化剂的制备

4.3.2 D,L-丙交酯的烷氧基化反应

4.3.3 VA和EO的反应

4.4产物分析

4.4.1气相色谱(GC)分析

4.4.2电喷雾质谱(ESI-MS)分析

4.5结果与讨论

4.5.1 D,L-丙交酯与EO或PO的反应

4.5.2电喷雾质谱(ESI-MS)分析

4.5.3 VA与EO的反应

4.5.4气相色谱(GC)分析

4.6课题进行的设想

4.7本章小结

全文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聚乙二醇单醚甲基丙烯酸酯是合成新型功能材料的一类重要大分子单体,该单体参与共聚得到的两亲性梳状聚合物可用于药物载体、环保涂料、高效水泥减水剂等多种用途。含有该共聚组分的聚羧酸系减水剂具有其他减水剂不可比拟的优点。目前该类大分子单体的制备工艺是先以甲醇或乙醇为起始剂,在高温、高压、金属钠催化条件下与环氧乙烷加成制得聚乙二醇单醚,然后在有机溶剂中与甲基丙烯酸(或酯)反应。该传统工艺操作步骤繁杂,生产过程中需耗用等摩尔量的金属钠并释放出氢气,消耗大量酸用于中和并且需回收溶剂,这些工艺缺陷限制了该产品的推广应用。因此,研究开发一种聚乙二醇单醚甲基丙烯酸酯的新型合成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正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先采用环氧乙烷嵌入乙酸乙酯的一步法嵌入反应合成了聚乙二醇(20)单乙醚乙酸酯(PEGMEA)中间体,再筛选金属、碱性催化剂催化其与甲基丙烯酸乙酯(EMA)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目标产物聚乙二醇(20)单乙醚甲基丙烯酸酯(PEGMEMA),并考察了反应条件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 1、通过优化调整Al-Mg金属复合氧化物催化剂(AM系列),催化环氧乙烷嵌入乙酸乙酯的高加成数反应。利用FT-IR.、ESI-MS、皂化价测定等方法对反应产物进行了分析,证实在AM系列催化剂作用下,乙酸乙酯与环氧乙烷发生了乙氧基化嵌入反应,生成了目标产物.聚乙二醇(20)单乙醚乙酸酯。AM系列催化剂组成不同对乙酸乙酯乙氧基化反应催化活性不同,其中较优的催化剂为AM4。 2、筛选出合适的酯.酯交换催化剂和阻聚剂,实现了甲基丙烯酸酯和聚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的酯交换反应,制备了合成梳状大分子的重要大分子单体.聚乙二醇单乙醚(甲基)丙烯酸酯,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的物料比等因素对酯-酯交换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通过FTIR、UV、GC方法对酯.酯交换产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使用钛酸四正丁酯(TBOT)、钾或钠为催化剂;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TEMPO)为阻聚剂,EMA和PEGMEA能够发生酯.酯交换反应生成目标产物PEGMEMA。在一定范围内,反应温度越高,产率越高,但超过130℃后对反应反而不利;增加催化剂TBOT用量或提高原料EMA与PEGMEA的摩尔比对反应有利;反应时间对该反应的影响同温度,最终得到以TBOT为催化剂合成PEGMEMA的适宜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3h,催化剂w(TBOT)=7%,阻聚剂w(TEMPO)=O.1%,原料摩尔比,n(PEGMEA):n(EMA)=1:3,PEGMEMA.的产率为88.7%。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