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深亚微米应变硅器件的模拟研究
【6h】

深亚微米应变硅器件的模拟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应变硅的研究动态

1.2.2 FinFET的研究动态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应变硅技术和FinFET

2.1 应变硅技术

2.1.1 应力和应变

2.1.2 应变方式分类

2.1.3 双轴应变

2.1.4 单轴应变

2.2 应变硅的能带结构和能带对准

2.3 应变硅的输运特性

2.4 FinFET

2.4.1 FinFET结构及制作工艺

2.4.2 Omega FinFET 的结构特点及优势

第三章 一种包含应力工程的CMOS器件的TCAD模拟

3.1 Sentaurus TCAD软件平台介绍

3.2 CMOS器件的Sentaurus二维模拟

3.2.1 模拟实验的设置

3.2.2 模拟过程与结果分析

3.3 应力及工艺参数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3.3.1 各种应力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3.3.2 工艺参数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新型25 nm NMOS Omega FinFET 的TCAD模拟

4.1 Omega FinFET的TCAD三维模拟

4.1.1 模拟实验的工具设置

4.1.2 模拟过程

4.2 模拟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随着集成电路(IC)技术的迅速发展,晶体管的特征尺寸已进入深亚微米、甚至超深亚微米(纳米)级。继续沿用等比例缩小的方法提高当前主流硅CMOS器件的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物理、工艺的限制。为了使IC能保持摩尔定律预示的发展速度,必须研究开发与硅工艺兼容的新材料、新性能和新结构,这已成为当前学界和业界的共识。
   近年来,应变硅技术和FinFET新型结构由于在提高CMOS器件性能方面的卓越表现而备受关注。例如,典型的CMOS应变硅器件可通过在PMOS源漏区生长SiGe S/D和在器件表面淀积SiN压应力衬垫来引入沟道压应力,通过控制应变提高空穴迁移率,改善器件性能;在NMOS中可采用应力记忆技术(SMT)和淀积SiN张应力衬垫引入沟道张应力,通过控制应变提高电子迁移率,改善器件性能。因此,优化设计深亚微米、纳米级半导体器件的工艺、结构参数,研究应力对器件性能的影响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然而,(超)深亚微米半导体结构中局域的微应力、应变的精确测量通常必须借助复杂的微结构分析、测量手段。目前,从实验上研究纳米应变硅器件中的应力分布、以及应力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在国内尚无开展。本文尝试使用TCAD工具对一些新型结构进行二维模拟研究,探讨在CMOS器件中引入应力工程的可行性及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另外,还对新型Omega FinFET结构进行了三维模拟研究。
   在实际工作中,首先使用Sentaurus研究了代表性的应变硅CMOS器件,得到的关键电学特性(如Ion/Ioff)与在类似工艺下制作的器件的实测数据能很好吻合,验证了所用模型和技术路线的正确性。其次,设计了应力引入的不同组合方式,研究了应力分布与器件参数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引入应力工程可显著提高器件阈值电压变化特性、开关电流特性和亚阈值特性等关键电学行为,从而明显改善CMOS器件的性能。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PMOS中沟道应力和器件性能受Ge摩尔组分等参数的影响,以及NMOS中沟道应力和器件性能受SiN衬垫层本征应力、薄膜厚度的影响。最后,还采用Sentaurus对Omega FinFET的电学特性进行了三维模拟研究,得到了合理的关键电学参数;在验证模拟方法正确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Omega FinFET的其它电学特性。研究结果可以为新型应变硅器件的设计、制作、测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