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小学校园网教育绩效的调查与分析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6h】

中小学校园网教育绩效的调查与分析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1.2 中小学校园网教育绩效研究现状

1.2.1 绩效技术研究的现状

1.2.2 校园网研究现状

1.3 校园网教育绩效的界定

1.3.1 教育绩效技术的界定

1.3.2 校园网教育绩效的界定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1.4.1 本研究的研究目标

1.4.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南京市中小学校园网的教育绩效调查

2.1 校园网教育绩效研究方法与过程

2.1.1 调查的对象

2.1.2 研究方法和过程

2.2 南京市中小学校园网目标及定位调查

2.2.1 中小学校园网发展规划

2.2.2 中小学校园网定位调查

2.3 南京市中小学校园网绩效投入调查

2.3.1 校园网财物投入调查

2.3.2 校园网站投入分配调查

2.4 南京市中小学校园网功能服务调查

2.4.1 校园网站信息发布与展示功能

2.4.2 校园网办公管理功能

2.4.3 校园网站互动功能

2.4.4 校园网站资源库建设调查

2.5 南京市中小学校园网管理运营状况调查

2.5.1 校园网运营状况

2.5.2 校园网更新管理

2.6 南京市中小学校园网教育绩效调查

第三章 南京市中小学校园网教育绩效分析

3.1 校园网站目标定位分析

3.1.1 脱离一线教学的教育教学定位

3.1.2 模糊的校园网站教育市场定位

3.2 南京市校园网绩效投入分析

3.2.1 粗放型校园网投入模式

3.2.2 校园网绩效投入的关键节点

3.3 南京市校园网站系统分析

3.3.1 有量低质的校园网站教育资源库

3.3.2 有栏目无内容的校园网站功能设置

3.4 南京市校园网站运营管理分析

3.4.1 有维护没管理的校园网现状

3.4.2 高绩效校园网站管理特征

3.5 南京市校园网绩效产出分析

3.5.1 校园网绩效产出的内涵

3.5.2 校园网绩效投入与产出的量化模型

第四章 改善南京市中小学校园网教育绩效的干预措施

4.1 建立集约型的校园网投入机制

4.1.1 科学规划校园网投入总量

4.1.2 强化财物管理,增加单位绩效

4.2 优化校园网的整体设计

4.2.1 强化资源库建设、提升系统性能

4.2.2 优化界面设计,提高有效点击率

4.3 完善以资源为中心的网络服务平台

4.3.1 优化资源平台,加快资源整合与共享

4.3.2 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延长教学产业链

4.3.3 加强互动模块建设,建立开放性学习环境

4.4 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校园网服务体系

4.4.1 以“学生为中心”的校园网服务流程

4.4.2 校园网教育绩效管理与反馈

第五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校园网建设已经成为各级中小学教育投资的重要支出方向。校园网的自身发展要求提高其运行效率,实现高的“成本-效益比”,这样的要求恰好和绩效技术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本研究中,笔者把企业绩效理论与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成果融合到校园网的调查、分析和研究之中,并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校园网教育绩效的概念,即:校园网教育绩效就是校园网在整个教育团体以及个体学习者实现自身期望过程中,在不同层面上所实现的有效输出。
   校园网教育绩效的高低既体现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又是学校教育绩效改进的重要平台。南京市作为江苏省省会城市,教育优势资源突出,教育信息化建设一直处于全省的前列,在中小学校园网建设上投入大、建设早、建设和运营管理过程中暴露出的矛盾也比较突出。在这样的环境中笔者抽样选取的南京市六所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校园网进行教育绩效调查研究,从校园网的规划定位、财物的投入、功能的设置、服务的质量、管理运营的效率以及校园网的绩效产出各个方面进行了实际走访和问卷调查。通过对实际调查数据以及各个学校师生对于校园网的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后,揭示校园网教育绩效差距存在的原因,并提出校园网绩效改进的策略,以期达到促进中小学校园网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
   本研究认为:校园网缺乏吸引师生关注的教育价值点和校园网与学校一线教学脱节是校园网教育绩效不高的主要原因。在整篇论文的研究中,笔者紧紧抓住教育“以人为本”和绩效效率优先的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我期望实现作为切入点,将从校园网的页面设计、功能设置、服务管理、交流反馈与中小学师生的教育教学实际需求密切结合,以资源库平台、网络教学平台、互动反馈平台为依托,设计符合中小学师生认知心理特征的人性化的校园网。本研究力图在价值观上和方法论上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摆脱传统教育模式中,在方法论上强调外界干预措施的逻辑性和系统性,而忽视中小学学生自我理解建构过程的弊端。鼓励中小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校园网中进行有教育价值的探索研究活动。校园网的教育绩效应该体现在中小学师生利用校园网的效率和取得的自我发展中,这应是评价校园网教育绩效的核心要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