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经济特征分析及管理体制研究
【6h】

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经济特征分析及管理体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第一章绪论

1.1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及开发利用现状

1.1.1我国水资源特点

1.1.2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2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2.1市场化进展缓慢

1.2.2项目定性缺乏科学依据

1.2.3项目建设管理机构职责不明确

1.2.4公益性效益的补偿机制不健全

1.2.5水电、供水价格形成和管理制度不完善

1.2.6供水和水电的税收不合理

1.3水利工程的投资管理研究与实践综述

1.4论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5论文创造性成果

1.5.1研究思路的创新

1.5.2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水利经济理论体系

1.5.3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

第二章水资源经济特征分析

2.1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与市场失灵

2.1.1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

2.1.2市场失灵

2.1.3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

2.2市场体制下水资源的经济特征分析

2.2.1产权的不可专有性

2.2.2水使用价值的多样性

2.2.3供给的不确定性与规模效益

2.2.4用水外部效应的普遍性

2.2.5需求的多变性

第三章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经济特征分析(一)

3.1概述

3.1.1三类投资项目划分及综合利用水利投资项目归属

3.1.2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公共物品属性

3.2成本——效益特征方法

3.2.1分析依据

3.2.2分析指标与参数

3.2.3费用分析方法

3.2.4效益分析方法

3.3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成本——效益特征实证分析

3.3.1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概况

3.3.2防洪效益分析

3.3.3防凌效益分析

3.3.4减淤效益分析

3.3.5供水效益分析

3.3.6发电效益分析

3.3.7费用分析

3.3.8功能成本分析

3.3.9经济指标计算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经济特征分析(二)

4.1概述

4.2综合利用水利工程资产界定方法研究

4.2.1综合利用水利工程资产界定方法概述

4.2.2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公益性资产界定方法

4.2.3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公益性资产界定结果

4.3综合利用水利工程资产特征实证分析

4.3.1投资概算分析

4.3.2投资分摊分析

4.3.3工程投资资产特征分析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国内外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管理体制比较分析

5.1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主体

5.1.1公共设施政府投资的机理

5.1.2公共及基础设施投资主体选择

5.1.3公共基础设施与服务的民营化

5.2公共基础设施及服务的多样化融资方式

5.2.1政府筹资

5.2.2税收

5.2.3政府债券

5.2.4专项或专业性融资

5.2.5收益权质押贷款

5.2.6民建公租

5.3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与运行费用补偿机制

5.4不同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体制比较

5.4.1高度集中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

5.4.2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投资体制

5.4.3借助民间力量的国防科技投资体制

5.4.4高速公路的特许经营管理

5.5公共投资体制经验对水利行业的启示

5.6本章小结

第六章国外大型水利工程公益性投资与效益补偿机制分析

6.1美国水利工程项目公益性效益的补偿机制

6.2加拿大水利工程项目公益性投资与效益的补偿机制分析

6.3澳大利亚公益性水利设施的融资分析

6.4日本水利项目公益性效益的补偿机制分析

6.5印度对水利设施公益性效益的补偿

6.6荷兰对水利设施公益性效益的补偿

6.7国外公益性投资与效益的补偿机制评述

6.7.1公益性投资与效益的补偿主体

6.7.2公益性投资与效益的补偿数额

6.7.3公益性效益的补偿方式

6.7.4公益性效益的资金来源

6.7.5各国补偿公益性投资的特点

6.8国外公益性投资与效益补偿机制的启示

6.8.1水利行业是公益性显著的行业

6.8.2水利事业发展初期和中期投资需求大

6.8.3多渠道筹集水利建设资金

6.8.4财政性资金是主渠道

6.9本章小结

第七章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投资管理运行体制与创新的对策建议

7.1概述

7.2深化改革管理制度

7.2.1建立政府授权企业化运行制度

7.2.2推行投资项目招标制

7.2.3完善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

7.2.4完善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分摊机制

7.3灵活多样投融资机制

7.3.1政府投入的灵活多样方式

7.3.2民间资本引入

7.4健全完善运行机制

7.4.1公益性效益的补偿机制

7.4.2供水价格形成机制

7.4.3经营性效益分享机制

7.5本章小结

第八章案例分析:小浪底水利枢纽投资管理运行体制的完善与创新

8.1当前小浪底工程在投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8.1.1小浪底工程作为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框架设计问题

8.1.2投资和运营维护费用分摊机制未健全

8.1.3公益性效益缺乏有效补偿机制

8.1.4运行条件变化加剧了运营期工程管理单位财务恶化程度

8.1.5小浪底水利枢纽运营初期,良性运行形势严峻

8.1.6在外部政策协调上,规范化、程序化的管理力度不够

8.2完善小浪底水利工程投资和运营管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8.2.1尽快建立起适合小浪底工程特点的管理体制

8.2.2授权黄河水利水电开发总公司作为国家投资主体

8.2.3建立健全小浪底工程防洪、防凌和减淤等社会效益的补偿机制

8.2.4建立小浪底工程与相关供水、灌溉等行业的利益分享机制

8.2.5降低小浪底工程因运营条件变化而带来的各种经营风险

8.2.6给予多种优惠政策,以满足还本付息和企业最低效益要求

8.2.7逐步加大规范化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第九章结束语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在全面分析中国水资源状况、水利发展现状以及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论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水资源产权、供给消费等方面的特征,对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经济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提出了资产界定的方法,这些方法为弄清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政府投资的事权范围、民间资本的引入深度等问题奠定了基础.论文以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公共设施政府投资机理、投资主体选择以公共设施民营化趋势,对其他基础设施的投资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分析了国外大型水利工程公益性投融资机制及公益性效益补偿机制;总结了这些投资管理制度的经验以及对中国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投资管理制度改革的启示.论文针对当前中国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投资管理制度缺陷,从投资管理的模式、投融资方式、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进行投资管理制度创新的思路和框架,并围绕引入竞争、引入民间资本提出了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投资主体选择、运行管理主体选择的招标机制,提出了政府与民间资本相机参与制度,提出了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民间资本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方式,提出了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投资运行的公益性效益补偿机制、经营效益分享机制及供水价格形成机制的运行制度.论文还选择中国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典型代表——小浪底大型水利工程进行了成本效益特性计算分析,进行了公益性及经营性资产的分摊计算,并针对其存在的投资运行管理问题,提出了可操作的有针对性的制度创新的改革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