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歌剧《伤逝》中子君唱段研究——一个基于鲁迅原著的解读
【6h】

歌剧《伤逝》中子君唱段研究——一个基于鲁迅原著的解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第一章歌剧《伤逝》及其子君的唱段——兼评歌剧《伤逝》改编的得失

第一节歌剧《伤逝》的立意及样式

第二节歌剧《伤逝》的结构及音乐

第三节子君唱段的结构功能和表现意义

第二章子君唱段分析及子君形象塑造——歌剧与小说子君形象的比较

第一节子君唱段的分析:独唱、二重唱

第二节原著子君形象与歌剧子君形象塑造

结 论

注 释

致 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歌剧《伤逝》是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一部歌剧,首演于1981年,是新时期中国最重要歌剧之一。在歌剧《伤逝》中,作者用鲁迅原著中涓生记忆的碎片建构出了一个清晰、完整的子君形象,并使之与涓生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歌剧《伤逝》中的子君唱段是该剧音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使该剧的音乐结构和戏剧结构获得重要的结构力,而且还具有推动情节发展和戏剧矛盾展开的艺术表现意义。子君唱段不仅塑造出了-个完整的子君形象,而且还烘托和反衬出了涓生的形象,呈现出音乐的抒情性与戏剧性的完美统一,进而极大地增强了歌剧《伤逝》的艺术感染力。由于歌剧《伤逝》对原著存在“误读”,故歌剧中的子君形象与原著中的子君形象存在一定差异。和原著中的子君相比,歌剧中的子君性格更单一,形象更完美。这种“误读”作为对小说《伤逝》的超越却使子君形象脱离了原著中鲁迅赋予这个人物的那种文化品格,也丧失其文化批判意义。歌剧《伤逝》中的子君唱段延伸和发展了施光南歌曲的抒情性格,体现出了施光南音乐的审美特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